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業務罰停下大批保代轉會背后:平安、方正兩券商整合前兆已顯?

平安證券被暫停3個月的保薦資格終于得以恢復。

11月10日,百花醫藥(600721.SH)宣布此前因平安證券而被中止定增審查的情形已消除。


(資料圖片)

因昔日卷入樂視網創業板IPO財務舞弊風波,平安證券曾在今年6月因未勤勉盡責被證監會暫停保薦資格3個月。

信風(ID:TradeWind01)注意到,近日剛剛得以“解封”的平安證券IPO保薦業務卻面臨“流失”。

保薦資格中斷之時,平安證券的IPO在審項目尚有7家之多,但如今包括甬矽電子(688362.SH)、偉測科技(688372.SH)、西安新通藥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通藥物”)、湖南華慧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慧能源”)在內的4個項目均已流失——前兩者改由方正證券(601901.SH)保薦,新通藥物和華慧能源的保薦機構則分別變更為中信證券(600030.SH)、興業證券(601377.SH)。

這背后的原因或指向了保薦代表人(下稱保代)的紛紛“出走”。

據了解,原本分別擔任甬矽電子、偉測科技和華慧能源保代的李大林、牟軍、陳正元均已離開平安證券,因此相關項目也隨之轉投其他機構。

從數據看,保薦業務“休克”3個月的平安證券或已“元氣大傷”。截至2022年11月10日,平安證券僅有75名保代,相較今年年初削減了近3成。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證券的部分保代的出走也并不是單純因業務暫停所引發的人員流失。例如其今年較多離職保代的最終去向,正是有望與平安證券推進合并的方正證券。

據信風(ID:TradeWind01)統計,方正證券截至11月10日的67名保代中,20名保代均來自平安證券,占比接近3成,且離職時間大部分發生于2022年。

在業內看來,上述人事動向或已透露出多重信號。一方面,中國平安(601318.SH)重組方正集團的背景下,方正、平安兩家券商之間的業務整合或許已經有所胎動;另一方面,多名保代在兩家券商之間的橫向“跳轉”,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監管處罰的套利式“規避”。

項目、保代紛出走

在樂視項目的秋后算賬下,平安證券6月24日被深圳證監局采取了暫停3個月保薦資格的監管措施。

受該事件“連累”,彼時平安證券旗下7個IPO在審項目均遭遇中止審查。

但當平安證券保薦業務“刑滿出獄”時,華慧能源、新通藥物等4個IPO項目均已變更保薦機構。

例如華慧能源申報創業板IPO時,其保代之一正是平安證券的投行部副總經理陳正元。

但在遭遇中止審查后,該項目跟隨陳正元轉移至興業證券旗下,并在9月16日順利消除中止情形,而當下的中止并非緣于中介機構被罰,而是與財務資料更新有關。

無獨有偶,平安證券還有一些項目的流失則緣于聯席承銷商的“搶食”。例如保薦機構已變更為中信證券的新通藥物,其因平安證券被罰導致審核中止于首輪問詢環節,彼時的聯席承銷商則是中信證券。

中止發生后,“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中信證券及其經辦人張強隨之成為該項目的新操盤人,新通藥物也于9月23日被恢復審核。

正常情況下,企業IPO過程中若更換保薦機構則需要重新排隊,但監管層對于特殊情況也給予了一定的操作空間。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四條規定,發行人的保薦機構被采取限制業務活動等監管措施時,其若選擇更換保薦機構,則該機構需在發行人中止審核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盡職調查等程序。才可恢復審查。

“新項目組成員需要對原來的文件做出復核并簽字,并對該項目負全責,所以不更換保代的話,整個復核過程就會變得容易一些,時間也可以縮短,畢竟都是自己做的東西。”一位北京的投行人士表示。

從平安證券項目的流失情況來看,對保薦業務的叫停確實會對IPO業務帶來較大的實質性影響。

“一些IPO項目的財務期可能趕得的比較急,因為后面的不確定性因素會提高,所以出現為了及時恢復進度而更換保薦機構的情況?!币患疑鲜腥掏缎腥耸勘硎荆骸皩τ谌虂碚f,被立案調查或者被叫停保薦資質也暴露出了很大的業務風險?!?/p>

處罰套利還是整合前奏?

平安證券在手IPO項目的轉移,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競爭性“流失”——其大量保代及項目紛紛在被罰之后轉會至方正證券。

例如平安證券2022年首單過會的IPO項目甬矽電子雖然已處于發行注冊階段,但該項目仍然“流失”到了方正證券,而作為該項目保代的李大林、協辦人周超、成員鄭兵和夏亦男均已跳槽至方正證券。

伴隨著變更的發生,甬矽電子隨即恢復發行注冊程序,并于9月29日獲證監會同意注冊。

彼時遭遇中止審核的偉測科技也是如此,該項目與彼時的保代牟軍、吉麗娜、協辦人侯麗萍共同轉投方正證券,并“火速”消除了中止程序,并在平安證券保薦業務暫停尚未期滿的8月31日獲得了同意注冊。

某種意義上,平安證券保代紛紛跳槽至方正證券似乎已成為年內投行人事變動的“現象級事件”。

據信風(ID:TradeWind01)統計,2022年以來已有不少于20名保代從平安證券跳槽至方正證券,占方正證券當前保代人數的近3成。

這一人事變動的深層次原因,或指向了平安證券與方正證券的整合預期。

2021年7月,中國平安在司法裁定下開啟了對方正集團的重整,而方正證券的控股股東也即將變更為中國平安控制66.5%股份的“新方正集團”,但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這一重整計劃執行期被延長至2022年12月底。

而在中國平安入主并重整方正集團的預期下,市場也在猜測方正證券與平安證券之間的“合并可能性”。

“無論是同業競爭清理,還是證券公司的參一控一問題,平安在完成對方正重整后推動兩家券商合并仍然是大概率事件。”北京一家券商非銀金融分析師指出。

“方正證券正在辦理股東變更,如果順利完成交割,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新方正集團,中國平安將間接控制方正證券,后續,方正證券也將嚴格按照金融機構相關指引開展工作?!狈秸C券董事長施華今年8月也曾如此回應。

如此預期下,平安證券多名保代轉會至方正證券似乎也就變的順理成章,并有可能成為兩家券商業務進一步整合胎動的信號。

由此,平安證券的上述項目的看似“流失”,實則卻可能成為中國平安在旗下兩家券商之間的一種內部“騰挪”,但這也引發了此舉是否屬于“規避監管處罰”之操作的爭議。

“如果兩家券商的業務整合已經啟動,那么在一家業務被叫停前后,將人員和項目都平移到另一家繼續推進,甚至未申報項目也可以通過這種變更來規避處罰。”上述非銀金融分析師表示,“如此一來,叫停業務資質的處罰也就變的有名無實了?!?/p>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 平安證券 方正證券 方正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