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天天快播報】實探“核子基因”:累計已做7億次核酸,正準備IPO!

蘭州市衛健委的一則通告讓第三方核酸檢測公司——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核子基因”)陷入了輿論的旋渦。

11月28日上午,證券時報記者來到了位于深圳市南山區的核子基因總部辦公室。記者在現場看到,核子基因工作人員基本都在正常工作,進門后兩側的墻上掛著大量的專利證書。但對于記者前來采訪相關負責人的要求,工作人員表示:“所有領導都在外地抗疫,無法接受采訪?!倍鴮τ谟浾唠娫?span>采訪的提議,公司也給予了婉拒。

而在前臺旁邊的一塊電子顯示屏上,還清晰地顯示著“核子基因集團總投資3億元,IPO上市計劃正式啟動”的字樣。


(資料圖)

據了解,11月24日上午,蘭州市七里河區在轉運一批陽性感染者的時候發現:個別待轉運群眾健康碼居然顯示“核酸結果呈陰性”。

究竟是誰搞錯了?11月25日蘭州市衛健委發布了通報稱:“蘭州核子華曦實驗室工作人員誤將個別核酸檢測異常人員名單信息錄入陰性人員信息包中上傳至工作系統,使個別待轉運人員健康碼顯示核酸檢測陰性?!?/p>

蘭州市衛健委表示,此次事件的發生,干擾了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和疫情防控工作,暴露出蘭州核子華曦實驗室對工作人員管理不嚴格,審核把關不到位。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蘭州核子華曦實驗室予以嚴肅處理。

順著蘭州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州核子華曦”)這條脈絡,很多人發現背后有一個叫張姍姍的人,在超過30家類似企業中任職監事,一時間引發市場關注。

據記者梳理,在北京、鄭州、蘭州、青島、武漢等各地數十家“核子華曦”公司中,張姍姍只是監事。而這些公司的母公司均為核子基因,背后的實控人其實是張核子。天眼查數據顯示,張核子目前掌握著89家公司的實際控制權,其中大量公司業務涉及檢測檢驗業務。

核子基因是什么公司?

核子基因到底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它又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深圳市商業聯合會微信公眾號今年3月發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核子基因主動承擔防疫職責,作為深圳第一家通過審批的核酸檢測機構,是深圳市疫情防控的最大服務商。

上述文章中還提到,“另外作為國家衛健委全國抗疫的主要力量,參與支援深圳、武漢、北京、張家界、大連、新疆、濟南、固安、成都、南京、廈門、仙游、綏化、西安、天津、滿洲里、張掖、營口、蘭州、杭州、寧波、呼和浩特等全國大部分突發性疫情的抗疫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已完成超2億人份核酸檢測?!?/p>

而在今年5月的一篇文章中,則提到核子基因已承擔了4億人的核酸檢測:

但還有一個更為龐大的數字——7億。這個數據出現在核子基因官網中。核子基因官網顯示:疫情發生后,核子基因第一時間展開核酸檢測業務研發與籌備,2020年2月4日線上會議發起動員,2月13日全面啟動抗疫工作模式,無停歇運轉至今,核酸檢測超7億人次。

而從天眼查的專利數據來看,在核子基因申請的專利中,帶有“新冠”字樣的專利最早出現在2021年6月,“新冠核酸樣本采集方法、系統、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專利中寫到:“本申請實施例將采樣容器的標識碼與樣本采集對象的錄入信息進行綁定,能夠保證與采樣容器綁定的樣本采集對象的生物樣本能夠正確存放在該采樣容器中,提高采樣過程的可靠性,進而提高樣本檢測結果的準確率?!?/p>

目前,核子基因全國各地幾乎均有業務布局,以張核子為核心的核子基因業務網絡可以說是四處開花。同時,核子基因還在不斷擴張。

天眼查數據顯示,以“核子華曦”為關鍵詞,就能搜索到18家一年以內成立的新公司,其中有17家是在今年成立,涉及的地域包括蘭州、云南、珠海等全國各地。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正是因為不斷在各地開設分支或子公司,核子基因的業務版圖不斷擴大,早已不局限在深圳,開始在全國各地投標、中標。

中標達人

記者梳理發現,核子基因公司堪稱是中標達人。僅簡單搜索幾個采購網站,就能發現不少的核子基因的中標信息。

中國政府采購網顯示,僅在2022年,核子基因旗下公司共中標了5大項目,為包括北京、上海等地的學校、政府部門以及部分酒店進行核酸檢測服務。

而深圳陽光采購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核子基因在今年9月又中標了一個大項目——深圳機場的核酸檢測服務項目,并且是第一中標候選人(主服務商)。核子基因作為主要保障單位,將負責提供工作人員核酸檢測服務及延伸服務。

那么,核子基因做這個生意到底掙不掙錢?

證券時報記者查詢到的一份《坂田街道關于“5.21”“6.14”期間核子華曦核酸檢測的采購結果公告》顯示,在2021年5月21日至2021年7月31日,核子基因總計為超過20萬人提供了核酸檢測服務,總收費將近430萬元,平均每人費用在20元左右。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案例是在疫情初期,而在疫情后的2022年,核子基因的收費標準已大幅降低。今年8月,上海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中標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核酸檢測服務,將在2022年8月-2023年8月,根據上級疫情防控要求,對在校師生以及重點人群進行日常檢測。收費標準上,單采為14.5元、13.5元不等,混采價格為3.2元、3元不等,而采樣員和信息采集員的價格則均為每人每天200元。

而在各地不斷中標的同時,核子華曦相關的實驗室曾多次被罰。據記者不完全梳理,2020年以來,邢臺、長沙、蘭州、深圳等多地核子華曦相關的實驗室均被當地開出罰單,涉及原因包括涉嫌謊報檢測結果、對工作人員管理不嚴格、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等。

張核子的發家史

說完了核子基因,那么張核子到底是什么人?

1990年,張核子考入了中國醫科大學。在學校里,他認識了未來幾十年陪他征戰商海的伴侶——一位叫巴穎的學姐。巴穎是中國醫科大學89級本科、94級碩士,比90級本科、95級碩士張核子早進入學校一年。

碩士畢業后,兩人先后來到深圳,一開始都未選擇經商。巴穎畢業后被分配到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一路升至主治醫師。而張核子畢業后也選擇了深圳,被分配到深圳市公安局技術處。

或許是不滿足于“按部就班”的生活,在工作沒幾年后,張核子和巴穎便選擇了創業。2000年6月26日,深圳市紅石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石裝飾”)成立,這是一家從事建筑裝飾、裝修等業務的公司,一開始注冊資本為100萬元。

2002年2月,巴穎和“張家”拿下了紅石裝飾的全部股份。據天眼查,當時巴穎對紅石裝飾的持股比例達80%,張核子的兄弟張原子對公司的持股比例為5%,而另一位自然人張俊霞對公司持股比例達到15%。

2003年,張核子一家把生意拓展到了零售業。那一年,張核子和張原子成立了深圳市聯動通信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動通信”),經營產品包括計算機軟硬件、通訊產品、儀器儀表等,注冊資本300萬元。

2006年4月,得益于紅石裝飾在建筑、裝修行業的積累,張核子和巴穎正式進軍房地產業,成立了深圳市紅石房地產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石房地產”),注冊資本100萬元,兩人各持股50%。其中張核子擔任執行董事和總經理,而巴穎擔任監事。

通過紅石房地產的成立,也能看出張核子和巴穎對商機的敏銳把握。2005年到2007年,深圳房價出現了一輪“三連跳”,根據安居客數據,2006年深圳房價均價約9230元/平方米,2007年漲到了13370元/平方米,漲幅接近45%。盡管沒有資料顯示紅石房地產的盈利數據,但成立于深圳房價開始拉升的“起點”,這家公司或多或少能吃到深圳樓市的紅利。

不過,盡管商機敏銳,但張核子、巴穎等人此前成立的相關公司卻有不少出現了“虎頭蛇尾”的情況。

其中,2005年紅石裝飾跨界服飾領域,作為股東之一成立了深圳杰絲碧爾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杰絲碧爾服飾”),張核子擔任杰絲碧爾服飾的董事。2008年,該公司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福田區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執行標的14688元,并不高。2010年12月31日,杰絲碧爾服飾被吊銷。

2017年4月24日,張核子早期成立的聯動通信公司被吊銷。此前該公司連續三年未按規定期限公示年度報告(2013、2014、2015)。2015年,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現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系到該公司,把它列入了企業經營異常名錄。

截至目前,還有張核子曾擔任法定代表人的紅石房地產、深圳市核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核子教育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核子健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被注銷。

十五年前斥資千萬“炒股”?

巧合的是,也是在深圳房價暴漲的2007年,“張核子”這個名字也開始在資本市場亮相。

在上市公司葛洲壩披露的2007年一季報里,一個名為張核子的投資者以102.83萬股的持股數量位列公司第九大流通股東,按當時公司股價(不復權,下同),這部分股權對應的市值超過了670萬元。

到了2007年三季度末,張核子又成為了深圳華強第六大流通股東,持股份額115.86萬股,按當時股價,這部分股權對應市值超過了1627萬元。

和在葛洲壩財報中的“短暫亮相”不同,張核子持有深圳華強股票時間較久,一直到2009年一季度末,他仍以113.1萬股的持股數量位列公司第六大股東。

不過在張核子持股期間,深圳華強股價累計跌幅接近69%(以2007年9月28日到2009年3月31日的收盤價計算,前復權),考慮到2009年6月底張核子就不再是公司前十大股東(持股數量少于104萬股),進行了一定比例減持,結合深圳華強后續幾年的股價走勢來看,這波對華強股份的投資張核子大概率是虧錢離場的。

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尚未確定是該名為“張核子”的投資者是核子基因實控人本人還是同名者。

本文作者:吳瞬、安宇飛,來源:證券時報,原文標題:《實探“核子基因”:累計已做7億次核酸,正準備IPO!“張核子”多年前閃現A股,市值超千萬》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 工作人員 以下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