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當前焦點!硅料“雪崩”傳聞擾動市場,行業拐點臨近,哪些產業鏈有望受益?

近期,光伏硅料消息此起彼伏。

一方面,據行業媒體PVinfolink最新報價中,多晶硅降幅高達7%,大有“雪崩”態勢。受此影響,在其報價中硅片、電池、組件都有一定降幅。

另一方面,中證報又表示“目前多晶硅致密料價格并沒有這么低,現在買賣雙方博弈是真的,都沒有出價?!?/p>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綜合梳理多家券商觀點認為,預計硅料價格拐點確實已逼近拐點,產業鏈各環節利潤或將迎來再分配,將進一步刺激光伏裝機需求。

多晶硅價格“雪崩”?

據中證報,近日有網傳消息稱,現在市場上250元/千克的多晶硅致密料基本無人問津,買方都在持幣觀望,其他邊角料跌了140元/千克左右,與最高峰相比價格腰斬。

不過,據光伏行業某龍頭企業高級采購人員表示:目前多晶硅致密料價格并沒有這么低,現在買賣雙方博弈是真的,都沒有出價。

此外據21財經,早盤通威股份也出來回應硅料價格“雪崩”傳聞:公司硅料滿產滿銷,目前價格沒變化,近期將確認12月價格。

行業媒體PV-info分析稱,現在的硅料價格有點像皇帝的新衣,大家都覺得該降價了,就是幾個龍頭把持著不降價,就像不檢測就不會有病,硅料廠不不賣貨就不會降價是一樣的。

其表示現在硅料的行情主要是,需要料的報價低,賣料的價低又不出,大家形成僵持局面,需要一個事件來打破目前的僵局。

拐點已經臨近

雖然目前價格還在博弈,但東海證券認為,預計年底有望逼近拐點。中銀國際也認為,12月硅料價格或將繼續下探。

國海證券表示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政策對光伏產業鏈健康發展的引導。

此前10月9日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能源局三部門再次就光伏行業供應鏈震蕩的現象約談相關硅料企業,提出企業應深入開展自查自糾,不搞囤積居奇、借機炒作等哄抬價格行為。

第二,重頭戲硅料產能的逐步落地。

據SMM統計,2022年9月國內多晶硅產量約為7.62萬噸,環比8月增長近23%,環比增量近1.5萬噸;PVInfoLinK預計2022四季度多晶硅產能環比增速將達到25%甚至以上,系2020年至今&三年來的季度環比最大增幅。

東海證券表示,年底全球硅料名義產能達到120萬噸,同比增長約45%;預計2023年底,全球硅料名義產能達到250萬噸,實現翻番,明年年底硅料供過于求成為大概率事件。

哪些產業鏈細分有望受益?

綜合梳理多家券商研報,以下環節或有望受益:

1、電池環節盈利彈性大

中信建投表示,此前硅片環節由于上游原材料不足對開工率形成制約,因此也對電池片環節保持著較強的溢價能力。而隨著硅料產能逐步釋放,產業鏈各環節利潤即將迎來再分配,下游電池環節預計將有所改善。據其測算,硅料降低10元,對應成本下行3分/W,當前頭部廠家的大尺寸PERC電池片盈利平均為4-5分/W,預計四季度的PERC電池盈利能力仍可以預期持續提升。

2、組件盈利能力有望迎來修復

據中銀國際研報,今年以來組件加工利潤持續承壓,行業盈利普遍較薄。

其認為,硅料成本壓力減輕疊加終端需求釋放有望支撐組件環節加工利潤修復至歷史正常水平。此外組件當前簽單價格仍處于較高水平,且明年簽單大多以長單形式平抑成本波動,在上游硅料降價過程中,組件環節存在期貨利潤兌現的空間。

根據PV InfoLink數據,2023年一季度500W+單玻組件價格仍將維持1.9-1.93元/W,而海外價格仍有0.245美元/W以上的水平。

3、輔材也將持續受益

中銀國際認為,硅料價格下降后,輔材環節將受益于組件成本壓力減輕帶來的加工利潤修復,且在硅料價格下降帶動組件價格回落后,組件高價對終端需求壓制有望緩解,產業鏈排產博弈有望減少,輔材需求量或將迎來平穩回升。

國聯證券也指出,硅料價格拐點,輔材也有望持續受益。經其測算,之前硅料環節占據全行業的絕大部分盈利,以M10尺寸為例,下游硅片、電池片、組件毛利率僅分別為4.2%、5.8%、0.9%。

其認為,在遠期目標下,硅料價格下跌將會帶動地面集中式電站快速增長,玻璃、膠膜、支架、銀漿、靶材等輔材環節將持續受益。

4、光伏地面電站+儲能

中銀國際認為,在產業鏈整體降價趨勢確認的情況下,全球地面電站受益于收益率提升將增加光伏裝機需求,EPC環節盈利有望修復。據其測算,在2元/W的BOS成本、1,200h的年有效利用小時數的前提假設下,若硅料價格持續下降帶動組件價格由當前的1.98元/W下降到1.80元/W,國內地面電站項目IRR有望提升1.2個百分點至7.7%。

此外,硅料降價后,光伏配儲整體成本有望降低,經濟性有望進一步提高,儲能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

中信證券也認為,隨著后續產業鏈價格的下行,光伏地面電站以及和地面電站相配套的儲能預計有比較快速的增長。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 中銀國際 盈利能力 東海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