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自然》論文發現“終結新冠藥物”?研究者回應來了!

近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發布了一篇由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撰寫的研究論文。研究發現,用于治療部分肝病疾病的藥物熊去氧膽酸具有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由于熊去氧膽酸是一款成本低廉的專利過期藥物,這一研究成果受到廣泛關注,一些人將其形容為“新冠終結者”。不過,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劍橋大學惠康-MRC干細胞研究所的科學家福提奧斯·塞帕齊奧提斯(Fotios Sampaziotis)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強調,這一藥物的療效仍需要在下一步的前瞻性隨機臨床試驗中驗證。


(資料圖片)

上述發表在《自然》雜志的論文表示,通過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以及對人類捐贈器官和人類患者的研究顯示,一種已經專利過期的肝病藥物熊去氧膽酸能夠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并可能有能力預防新冠病毒未來出現的突變體感染。

據論文介紹,先前的研究顯示,新冠病毒主要通過其表面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上的ACE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受體結合實現感染,刺突蛋白是新冠病毒識別宿主細胞的蛋白,也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主要攻擊目標,ACE2是新冠病毒的主要進入受體。研究人員同時發現,阻斷一種叫做FXR(法尼醇X受體)的膽汁酸敏感蛋白可以減少ACE2在細胞表面的數量。FXR廣泛存在于肝臟細胞表面,在身體其他部位也有分布。

基于上述思路,研究人員嘗試使用熊去氧膽酸以及ZGG(一種FXR拮抗劑)來抑制FXR以調節ACE2的表達。在針對186名感染新冠的肝病患者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服用過熊去氧膽酸的肝病患者,新冠重癥的風險更低。論文稱,“我們確定了 FXR 在控制 ACE2 表達方面的新功能,并提供證據表明調節該通道可能有利于減少新冠病毒感染”。

塞帕齊奧提斯認為,作為一種預防新冠的方案,使用熊去氧膽酸的成本較低且比較有效,可以保護那些新冠疫苗接種無效或接種不到疫苗的人群。塞帕齊奧提斯說,疫苗通過增強免疫系統來識別并清除病毒,從而發揮保護作用。但疫苗并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效,比如一些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疫苗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接種。此外,病毒也在不斷變異,導致疫苗的保護效果降低。而這項研究發現了一種“關閉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大門”的方法,能夠從一開始就阻止病毒入侵,保護人體免受感染。

這一論文在發布后很快受到廣泛關注。一方面是由于該論文給出的創新性研究成果與樂觀預期,另一方面也是源于熊去氧膽酸是一款口服藥,且專利已過期,可以快速、大量且低成本生產。此外,熊去氧膽酸已在臨床上使用多年,有著較好的安全性。

塞帕齊奧提斯也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當通過熊去氧膽酸誘導時,ACE2 的下降不會引起任何顯著的副作用。這是因為該藥物已在臨床使用超過 30 年,副作用極小,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輕度腹瀉。但塞帕齊奧提斯也強調,熊去氧膽酸的療效仍需要在下一步的前瞻性隨機臨床試驗中驗證。

從防治新冠病毒的思路上看,熊去氧膽酸與現有的單克隆抗體治療藥物有相似之處。2021年年底,我國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冠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獲批上市,這一藥物的原理就是阻斷刺突蛋白跟其受體ACE2的結合或阻斷刺突蛋白的構象變化來抑制新冠病毒入侵。

塞帕齊奧提斯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兩種方式有著相同的最終結果,均是通過阻斷病毒刺突蛋白和ACE2的相互作用來預防病毒感染。不過,單克隆抗體作用于病毒的刺突蛋白,而熊去氧膽酸降低了ACE2的表達。

塞帕齊奧提斯認為,單克隆抗體可能比熊去氧膽酸起效更快、更有效,但它們也更貴且需要靜脈注射,較難推廣到普通人群或出院患者。

對于上述研究成果,免疫健康領域學者莊時利和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和單抗藥物不同,單抗藥物作用于病毒,而熊去氧膽酸作用于宿主細胞,這大大減少了耐藥的可能性,也不太會受到變異體影響。

莊時利和說,這項研究表明將來有可能通過一種廉價的藥物去控制新冠感染,但在過去兩年當中,全球曾經有眾多藥物表現過這種可能,但大部分在嚴格設計的三期臨床試驗當中失敗了。因此,稱熊去氧膽酸為“終結新冠的藥物”有些夸大其詞了,這仍然需要很多研究。他同時提醒稱,普通民眾為預防新冠感染自行服用熊去氧膽酸是不可取的。

本文來源:環球網,原文標題:《《自然》論文發現“終結新冠藥物”?研究者獨家回應》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 熊去氧膽酸 研究人員 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