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又一個玩金融的大佬落幕了

作者 | 周智宇

北京朝陽公園邊的泛海國際居住區,入住十多年來,仍舊是知名豪宅;而它的操盤者,曾在A股縱橫捭闔的大佬盧志強,卻走下了他的舞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盧志強苦心經營34年的泛海控股,如今正面臨退市風險,其股票簡稱也變成了“*ST泛?!?。截至5月5日收盤,泛??毓梢堰B續十二個交易日低于1元,如果再這樣持續八個交易日,將被終止上市。

泛??毓傻墓蓛r保衛戰姍姍來遲。5月4日,泛??毓?位高管和一致行動人拋出增持計劃,稱未來3個月,他們要花至少5500萬元增持泛??毓晒善?。深交所則給他們澆了盆冷水,發函問詢他們是否還有錢,是否存在“忽悠式”增持。

過去三年,控股子公司民生信托頻繁踩雷,讓泛??毓缮钕菽嗵?。 盧志強只好不停騰挪資產,就連他手里最核心的的金融資產,民生證券的股份也被拍賣了。

讓人感嘆的是,曾經根深葉茂的泛海帝國,如今竟轟然倒塌。

起于地產,興于金融,敗于金融。在一眾曾經的地產大佬中,盧志強可謂是“大佬中的大佬”,資本市場隱形的巨頭。

他的“泛海系”在鼎盛期,持有包括保險、基金、銀行和證券在內,幾乎所有的金融牌照;而民生銀行、騰訊、阿里巴巴、聯想、國美電器等一串知名上市公司里,都閃現著泛海系的身影。

細拆來看,“泛海系”主要由地產、金融和投資三部分組成。盧志強商業傳奇的上半生,靠的是地產,泛海國際居住區從上市初期的1萬元/平米上漲至12萬元/平米,獨具慧眼的盧志強把曾經不被看好的地塊,打造成了一個頂豪項目,貨值達數百億。

后來,盧志強進入了金融領域。他在2014年至2016年間,耗資400多億元,通過收購民生證券、民生信托,將觸角延伸至證券、信托和保險等領域。

通過信托、銀行關聯貸款、資管等方式,泛海系介入了多家房企的多個項目,與房地產界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在地產業務作為現金流壓艙石,金融業務作為新增長點的泛海模式里,泛海控股的營收從2013年底的59.38億元,至2016年底達到246.71億元,增長三倍。

未料到形勢比人強。

2020年底,民生信托踩雷武漢金凰珠寶80億元假黃金案,引爆了泛海系債務危機。當年,泛海控股為這樁奇案計提減值損失超21億元。

隨后,寶能、榮盛、中建五局“蘿卜章”等,民生信托精準踩中了房地產的雷,把為其提供增信承諾的股東泛??毓稍俅瓮舷铝怂?。

此外,監管加強對銀行關聯貸款要求,讓“泛海系”缺了一個重要的“提款機”。作為民生銀行的股東,盧志強此前曾從民生銀行獲得大量關聯貸款,讓東方集團張宏偉等股東與他直接翻臉;民生銀行管理層則表示,從2018年以來,對主要股東的授信管理都更加嚴格了。

信托踩雷、融資受限,“泛海系”的多米諾骨牌被推倒了。有資管公司人士總結,“泛海系”迅速垮臺,是地產轉型金融到半途,卻遇上去杠桿大趨勢,加上民生信托精準踩坑,讓傳奇大佬也無力回天。

盧志強不是沒有自救。其中最著名的一次行動,是在2019年初將北京泛海國際1號地塊、上海董家渡地王以148.8億元賣給孫宏斌,而這兩塊“寶地”成了如今融創自救的重要籌碼。

除此之外,過去四年間,盧志強不斷變賣資產,如出售IDG給黑石,賣出民生證券股權等,累計回血超400億元。

今年3月,盧志強手里寶貴的金融資產,民生證券34.71億股股權被國聯證券控股股東以91億元拍走。泛海控股對民生證券持股也從巔峰時的87.65%,降至0.72%。從此,民生證券告別了“泛海系”。

多位盧志強的老鄉、老友以及商業伙伴都曾出手相助,但依舊填補不上泛海的窟窿。泛海控股2022年年報顯示,截至期末,其歸母凈資產為-54.62億元,已處于資不抵債的境地;去年歸母凈利潤為-115.37億元,也是泛??毓蛇B續第三年虧損。

有業內人士感嘆,泛海在2019年才開始大規模售賣資產,如果盧志強和王健林一樣,在2017年就“壯士斷腕”,也不至于到如今境地。

地產大佬玩金融把自己“玩死”的,盧志強并不是第一個。

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產業,本質上就是金融,誰能獲得便宜又長久的資金,比如銀行貸款、比如保費,誰就能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就像平安那樣。

但從地產轉向金融,大佬們往往是脫實向虛而做不到“產融結合”,過去幾年,成功獲得金融保險牌照的地產商,有恒大許家印、寶能姚振華等,但他們如今都倒下了。

此外還有曾經大玩金融的安邦、明天系,也已經消失于江湖。

現實是如此殘酷,在變賣資產仍未脫困后,盧志強逐漸失去了對手里核心資產、企業的控制權。

他手里的牌并不多。4月27日,泛海控股收到法院決定書,決定對其啟動預重整。如果實施重整成功,泛??毓煽梢赃M行重組,終止其核心資產不斷流失的尷尬局面。接下來,它還要在2023年讓經營實現質的突破,找到一個強有力的“白衣騎士”。

這一切的前提,是泛海控股股價能回升到1元以上?,F在看,留給盧志強的時間不多。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