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眼看他起高樓_世界今日報

時代的眼淚,只能悄悄擦掉,都不會有人注意。

9只ST地產股連續跌停,卻有秘不發喪的意味,一夜之間,人們才發現地產股集體退市大潮將至,其中聲名顯赫的陽光城頂峰期并不遙遠,2020年合約銷售金額達到2180億元。


(資料圖片)

5月19日,ST陽光城連續11個交易日跌停,股價0.78元/股,這是其第5個交易日股價在1元以下。據A股1元退市制度,如果上市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于人民幣1元,可能被終止上市交易。

許多年后,人們還會記得許家印在廣場上露出皮帶的跑姿,但陽光城老板林騰蛟很低調,每天堅持5點起床,讀國學,在同事群里分享莊子和陽明心學,然后鍛煉身體。

林騰蛟兄弟打造的陽光系總資產一度近4000億元,與永輝系、比特大陸系并列為福建閩侯三大家族,眼看他起高樓。

陽光城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達到573億元,而賬上現金僅有71億元。

對房地產老板的興衰,人們逐漸喪失興趣,但在經濟增速切換的節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關注周期與商業模式。

醫藥的興衰也需要在醫藥之外找到答案。

圖片連續跌停的ST地產股 財務數據來自2023年一季報

01?還記得嘉陵江畔的豪宅嗎?

閩系房企一哥不是陽光城,而是世茂集團,其成名作世茂濱江花園,曾經是上海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豪宅。旗下A股上市公司ST世茂正逼近1元線。

ST世茂2023Q1貨幣資金40億元,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達到163億元,肉眼可見的壓力。

不幸的房企都是相似的,困局根源并不是老板們集體經營失誤,而是商業模式存在先天缺陷。

建造再多房屋最后都會全部出售,不能帶來永續收益。庫存出清后,又不得不以更高的價格去拍地,需要更多的現金支出,而且拍地存在不確定性,土地儲備不能做線性規劃。

地產商處于反復歸零+從頭開始的hard模式,而且上一波賣房利潤無法覆蓋下一波買地支出,永遠加杠桿承受高風險。

所以,PE/PB是失效的。

屹立不倒的地產模范生萬科A,2022年底貨幣資金 1372億元,有息負債3141 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645億元,商業模式并無根本不同。

還記得嘉陵江畔的豪宅金科九曲河嗎?在陽光城、世茂之后,金科股份也直奔1元線。2023年Q1金科股份貨幣資金11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321億元。

5月19日,金科股份已累計獲批國家及地方政府專項借款超35 億元,打火機燒水,不過316.14億元有息負債展期,還有喘息之機。

圖片繁華恍如昨日,世茂已為城市貢獻近30座超200m地標

02 CXO只是小兒科

醫藥也有兩個周期子行業。CXO發展嚴重依賴資本開支、產能擴張;原料藥價格隨國際行情波動,供需受下游產業鏈影響,類似于大宗商品,有一定周期性。原料藥企供應鏈條過長,受干擾因素多,比如華海藥業歷史上經常爆雷。

但與地產相比,CXO、原料藥瞬間變得慈眉善目。

藥明康德、康龍化成2023Q1貨幣資金分別為98.7億元、20.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2.8億元、2.6億元。華海藥業2023Q1貨幣資金為17.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9.5億元。

就這,沒有高負債高杠桿還有臉叫周期行業?

業績與地產相比瞬間變得絲滑無比。

華海藥業2003年上市以來,每年都盈利,單季虧損也只出現過兩次。海外收入占比48%,在你們一聲一聲脫鉤的哀鳴中,2022年營收82.7億元,同比增長24.4%,2023Q1營收20.6億元,同比增長16.2%。

CXO的樓也沒有塌,只是從高增長切換到穩增長,并且估值與增速匹配。藥明康德預計2023年收入將繼續增長5-7%。其中,剔除特定商業化項目,化學業務收入預計增長36-38%,且TIDES(化學業務中新分子業務)預計增速為化學業務整體增速近2倍,其他業務板塊(測試、生物學、細胞基因療法)收入預計增長 20-23%。

歷史上藥明康德的業績指引每次都能兌現,這是基于在手訂單做出的科學嚴謹測算。

康龍化成2023Q1營業收入27.24億元,同比增長29.5%,凈利潤3.48億元,同比增長39.8%,呈現復蘇之勢。昭衍新藥一季度營業收入 3.69億元,同比增長 36.32%,凈利潤 1.88億元,同比增長 49.79%,屬于高增速。生物資產公允價格無波動,金額為 0 元,說明猴價穩定。凱萊英2023Q1 營業收入22.49億元,同比增長9.1%,凈利潤6.3億元,同比增長26.2%,非常強勢。

跨國藥企(MNC)對中國CXO的依賴度不高,并無重建供應鏈的必要。據浙商證券,本土9家CXO龍頭2021年海外市占率數據僅為9.13%,仍然處于較低位置,在國內人力成本優勢、獨特商業模式以及交付效率不變的背景下,海外市占率還有提升空間。全世界除中國以外已無新增小分子CDMO產能,MNC可選擇余地不大。去印度建廠?小米直呼內行。

醫藥兩個周期子行業,與真正兇殘的周期行業相比,完全是小兒科。

創新藥在發展初期,體量還小,是未來充滿朝氣的行業。創新藥是彈性最大的板塊,也是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板塊,雖然每隔10年競爭格局滄海桑田,但只要認準每一代頭部公司,確定性還是很強的。

醫療器械國產替代及出海的邏輯仍然成立,各賽道龍頭地位穩固,競爭格局相對固化,再過10年也不會大變,產品生命周期較長,認知門檻、投資難度也更低,不過代價是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

醫藥作為常青賽道跨越周期的邏輯整體仍然成立。

本文來源:阿基米德Biotech,原文標題:《眼看他起高樓》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