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全球今日訊!探索概念廠改造新模式:河南息縣第三污水處理廠

息縣老城區工區路的“三里溝”西側,靜靜的坐落著幾個破舊的鋼結構廠房與混凝土池體,這里是上世紀90年代完工的原“紅麻造紙廠”污水處理站的遺址。如今,它搖身一變,成為當地飽受稱贊的共享空間。息縣第三污水處理廠,以前瞻性的新概念理念為引領,集合多方資源與智慧,基于與客戶深度認可互信,用較低造價,盡最大可能的保留場地歷史記憶,由中持匠心實施打造,將一座廢棄十余年的造紙中段水處理站,改造成一座帶有工業遺址主題公園的城市污水處理概念廠。該項目征地面積約70.68畝,原日處理規模為1.6萬噸,改造后日處理規模為2.5萬噸。

01 舊廠改造 歷史文化基因的延續

為什么要把廢棄廠站改造成概念廠?


(相關資料圖)

“中華第一縣”息縣,位于中原腹地南側,是淮河進入平原地區后流經的第一個縣城。這里雖歷史悠久,但因淮河流域的不穩定性,留下來的古跡寥寥無幾。而化肥廠、造紙廠是80、90年代這座縣城里具有代表性的符號,是息縣一個時代經濟飛速發展的縮影,不似文物那么“古”,卻也有那個時代的記憶。

把舊廠站打造成概念廠,這其中還有一小段故事。2018年底,睢縣第三污水處理廠竣工驗收,恰逢商丘市領導與信陽市領導要就城市建設發展進行交流,商丘市領導創新性的將接待地址選擇在了睢縣第三污水處理廠。信陽市政府領導親臨該廠后表示,也要在信陽本地建設這樣一座概念廠。

一次機緣,時任息縣縣長袁鋼提出,“要將這座具有時代印記的舊廠利舊再啟用,改造成一座具有'工業遺址風格'的污水廠”。讓這座具有時代意義的污水廠在提升污水處理能力的同時,實現基礎設施的可持續發展。

2018年項目調研現場,除了存在于磚瓦和記憶里的歷史故事,還有保存下來的廠站空間以及依舊富有生命力的廣玉蘭樹。

02 肌理重塑 五大策略煥發新生命力

如果能夠將這些舊建構筑物保留并利用起來,何嘗不是一種重生。將舊工藝和新技術相容,維持工業風與科技感,在現代和歷史中權衡,逐漸孵化出屬于現代新概念污水處理廠的改造模式。

項目改造面臨兩大挑戰,一方面,在滿足污水處理擴建規模的基本需求上,如何策劃才能最大程度的保留場地記憶;另一方面,如何將公共共享空間植入概念廠,使其由鄰避變鄰利,成為一座城市新空間。

帶著對這兩個挑戰的思考,秉持適用性再利用的思路,中持在策劃前期對現場進行了深度的調研及測評,對原有建構筑物、舊設備等均做了可靠性檢測,提出了“拆除、利舊、新建、保留、新生”五大策略,在尊重原有場地記憶的基礎上,拆除結構危險的建筑物,最大程度的保留可用構筑物對其進行適用性再利用。

下圖綠色區域,均為利舊再利用。經過精心設計,節省了可觀的空間和費用等成本。

整體設計方案

遺留下來的廠區自身,就是絕佳的創作素材。除了建構筑物之外,還保留了原場地的設備、構件等,以藝術品的形式再出現。

比如,污泥螺旋輸送間的舊樓梯和欄桿,殘缺的鼓風機、污泥濃縮機、刮吸泥機等設備,多處工業遺跡點綴,這些寶貴的遺存本身就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03 水質永續 巧妙應對合流制溢流污染

息縣地處淮河流域,夏季雨多,合流制的城市管網為雨季斷面達標帶來挑戰。時任中持股份副總經理朱向東提出,可利用生物處理巨大的吸附能力,巧用現有兩座已建的污泥濃縮池作為生物吸附池,將與污水廠設計進水量相當的雨污混合水和剩余污泥在混合池中快速混合,讓剩余污泥中的活性微生物快速吸附雨污混合水中的污染物,繼而在新建的加載高效澄清池中實現泥水分離,利用最低的成本,去除雨污水中大量的污染物,減少溢流污染,保護淮河流域的水生態環境。

該項目采用“粗格柵及提升泵房+細格柵及旋流沉砂池+A2O生物池+二沉池+加載澄清反應沉淀池+反硝化濾池+臭氧接觸池”工藝,外排廢水月均值指標基本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類Ⅳ類水體水質要求,可滿足未來二十年水質標準要求。

深度處理工藝先進且完善,從而滿足了消解內分泌干擾物(EDCs)、藥物及人工護理品(PPCP)等健康水質的需求,實現面向品質景觀用水水質、健康水質、基于美好感官水質的處理需求。

04 資源循環 城市景觀用水穩定水源

此外,息縣第三污水處理廠項目的出水經過工藝處理后,將再生水通過中水管網用于市政雜用供水和景觀補水等,形成以再生水為單一水源的大尺度水環境構建技術,實現資源循環。

在微濕地設計里,將中水作為水源,構建微濕地景觀。濕地上方通過拆除的舊設備——刮吸泥機桁架改造成棧道,針對不同年齡的人群,為市民創造豐富的景觀體驗。

圍繞自然濕地溪流生態軸,在這片微小濕地生態系統里,通過節流管對尾水截流回用,流經生態旱溪進行初級凈化后,傳輸至藝術水渠與雨水滯蓄相結合,再輸送到人工濕地集中展示,溢流后補給河流。結合濕地生態的修復,在這座公園里實現了有魚有草、人水和諧,有效滿足了市民親水的需求。

05 環境友好 以共享創造城市新空間

你能想象到,這是拆掉施工圍擋后第一天的場景嗎?眾多市民來此休閑游玩,倘若這片區域被“鎖”在污水廠里,是否還能像現在這般熱鬧。

星空花園

出讓用地,打造城市共享空間

從鄰避到鄰利,變環境負資產為生態正資產一直是概念廠事業的一個追求,也是這個項目策劃之初最大的挑戰之一。面對這個挑戰,中持首次提出了出讓土地的創意,將圍墻內收,廠前區空間完全開放,為城市和社區共享。利用原有廠房及宿舍樓拆除后的場地,在廠前區形成面積約12000㎡的“星空樂園”,使得星空花園成為一處有機融入城市環境、游客可以自由到訪的城市公園。

環??平陶箯d

開放體驗,見證時代的變遷

為公眾開放的不僅是公園,還有科學管理中心的一部分。主樓首層部分空間,包括門廳、環??平陶箯d及衛生間等也對市民開放,成為公園游覽流線之中的重要節點。環保科普教育是中持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一環,展廳里通過可觀、可觸的展示手法,將科普教育與體驗感貫穿其中,沉浸式體驗“污水是資源,污水廠是資源工廠”。主題展廳里陳列著的舊設備部件,通過創意再利用,以展覽品、藝術品的身份留在這里繼續見證著時代的變遷,也體現了時間在空間內的流動感。

集結多方智慧改造挖掘價值

圖中黃線內為星空花園范圍、紅線為污水處理廠區圍墻、綠色區域為利舊池體?;趯π赂拍罾砟畹乃伎寂c探索,將圍墻內收,星空花園的入口設在街邊,與城市環境相融,使之成為市民的共享空間。

一個好的項目呈現需要多方面的協同。

值得一提的是,原息縣“紅麻造紙廠”污水處理站是由中輕國際(即原中國輕工業部北京設計院)設計,很慶幸我們在改造前找到了當年的設計圖紙。這是一個可以放進《給水排水設計手冊 第6冊》中造紙工業污水處理的經典作品。

此外,息縣第三污水處理廠改造項目還集結了睢縣第三污水處理廠的專業團隊,協同開展多維度的技術探討和細節融合。

時光推移,城市更新,之前處于城市邊緣地區的污水處理廠,與人居的交互度明顯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大量老舊污水處理廠的翻新、升級、擴容、提標、改造的需求。

息縣第三污水處理廠,以概念廠“水質永續、能量自給、資源循環、環境友好”四個追求為導向,通過專業的技術工程措施、系統的工法與營造,為公眾打造了化鄰避為鄰利的公共產品。

這座造價并不高的改造版污水處理概念廠,考慮到地方財政等要素,更多理念的詮釋還需要不斷完善和迭代。而在未來,將有更多的“息縣三污”,經過概念廠改造新模式加持,成為更多更好的 “藝術”與“科技”共存的詩意空間。他們將在新舊時光交替之中,一面科技、一面自然,面向未來。

關鍵詞: 中持股份 污水概念廠 河南息縣第三污水處理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