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清華大學-中持股份聯合研究中心新年再聚力,共譜農村治污新篇章

近日,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城市環境綠色基礎設施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凱軍及中持股份副總經理高志永的帶領下,共同前往河北廊坊安次區就雙方共同推動、并即將竣工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工程進行考察與交流,轉戰鄉村環境綜合整治這一新戰場。

該工程是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王凱軍教授科研團提出“四個一”為核心的鄉村環境綜合整治模式在環京地區的重要工程應用,也是與中持股份建設實施團隊在優勢互補融合、技術緊密協作、模式價值創新的共識與行動中取得的又一階段性成果。

不以善小而不為:“四個一”模式


(資料圖片)

助力鄉村人居環境提升

人居環境的改善,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人民幸福感不可或缺的一環。針對我國鄉村人居環境治理方案缺乏整體性、基礎設施閑置嚴重的痛點,研究中心提出了“四個一”為核心的鄉村環境綜合整治模式,即修建一個設施、重構一個水塘、建設一個廣場并提供一個娛樂場所。不同模塊分段設計,形成了“技術+模式”的鄉村環境綜合整治路線,以實現“達到高品質的水質、親水的景觀效果、老幼咸宜的活動空間和參與式和諧共榮”的應用成效,助力農村人居環境的系統提升。

依托于中持股份實施的廊坊市安次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項目,研究中心以當地東固城村、榆樹園村為試點展開了模塊化農村集中水站景觀示范工程的建設和配套設施的完善。

▼ 廊坊市榆樹園村示范工程現場

▼ 東固城村示范工程現場

建成后的集中水站,通過與周邊廣場、大棚、旱溪等鄉村功能分區的融合,不僅將構建出開放、自然、多功能性的農村生態景觀群,展現美麗鄉村的嶄新面貌,還有望探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村鎮治理范式,并為當地鄉村生態振興提供重要抓手。

“基于技術上的突破,我們能構造出維度更完整的治理模式,關注整體、也雕刻細節,這正是我們所踐行的“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環境審美”,王凱軍教授這樣談到。

前沿技術助攻項目落地

厭氧氨氧化工藝:農村包圍城市,曲徑通幽柳暗花明

當前,污水處理中常規的生物脫氮方式嚴重制約行業降碳提質目標的實現。厭氧氨氧化工藝具有無需曝氣、無需碳源、節約能耗、減少碳足跡、污泥量低等優勢,而膜分離工藝則對污水中的大量有機物展現出優良的截留能力,這也意味著若能將有機物回收產能與厭氧氨氧化脫氮相結合,污水能源回收和水處理低碳技術可持續發展也有望得以進一步提升。

▼ 膜分離與厭氧氨氧化技術組合路線

循此思路,清華大學王凱軍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在廊坊安次農村污水處理站開展了膜分離與厭氧氨氧化技術組合工藝研究,實現COD截留率達到85%以上,無需投加碳源TN去除率達到80%以上,即將取得重大應用突破,而公司的第二個除磷脫氮的神兵利器“絳氮”工藝也呼之欲出。

▼ 安次農村污水處理站

目前,該項技術在低濃度生活污水的工程應用難度在業界排名最高,通過在農村污水處理領域中的率先成功應用,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曲徑通幽柳暗花明”開發之路。隨著公司在各地農村污水業務的廣泛擴展,河北雄安新區、長江流域等多地農村的生活污水治理項目也順利進行??梢灶A見,該技術將為開發符合國情的污水處理技術新路徑提供參考,助力我國污水處理資源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協同并舉的系統優化。

鄉鎮生物質熱解多聯產:小枝條蘊育大產業

針對我國農業生產活動中大量廢棄生物質未得到充分利用并被隨意填埋焚燒的現實困境,研究中心還提出了以內熱式熱解炭化為關鍵的“熱解多聯產+供暖”模式,和“分散性就地預處理與點式分布就近利用”的思路。

目前,廊坊市安次區“熱解多聯產+供暖”模式示范性試點工程即將竣工并開始運行,當地鄉鎮的生物質能源化綜合利用也將迎來值得期待的應用成效。

▼ 廊坊市安次區的示范性試點

攜手助力中小城市

共同創造綠色未來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與中持股份在2021年5月共同成立研究中心,近兩年來,雙方結合各自綜合優勢,圍繞中小城市環境問題的幾個重點細分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研究與實踐,旨在打通科學探索、技術創新和產業服務的轉化鏈條,并形成穩步迭代的行業示范。

在雙碳經濟的時代大背景下,雙方在下一階段將繼續強強攜手,以研究中心為平臺,以課題項目部署為抓手,以融合驅動創新為路線,在鞏固既有成果的同時,推進技術的持續升級和解決方案的全面輸出,不斷落地更多優質工程性應用實踐,向環境基礎設施“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成長目標持續挺進。

關鍵詞: 中持股份 清華大學 農村治污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