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蕭齊yan史_蕭齊|消息

1、南北朝時期,南齊統治時間最短,僅23年。


(資料圖片)

2、這期間,南齊與北魏之間時有征戰。

3、魏太和三年四月,宋相國、齊公蕭道成進爵為王,不到20天,宋順帝劉準被迫禪位。

4、齊王蕭道成稱帝,國號齊,改元建元,建都建康(今南京)。

5、十一月,魏孝文帝拓跋宏以奉宋景和初年(465年)附魏的丹陽王劉昶復國為由,分兵數道大舉攻齊。

6、齊高帝蕭道成遣驍騎將軍王洪范出使柔然,約其共同擊魏。

7、柔然應允,以lO余萬騎攻魏,但僅至塞上便還軍了。

8、次年正月,魏隴西公拓跋琛等攻拔齊馬頭戍(今安徽壽縣西北)。

9、齊聞訊發兵抵御,擊破了攻鐘離(今安徽鳳陽東北)的魏軍。

10、二月,魏帝命梁郡王拓跋嘉和劉昶一起率兵攻壽陽(今安徽壽縣)。

11、面對魏步騎20萬大軍來攻,齊豫州刺史垣崇祖決定以水代兵,在城西北淝水上筑堰,爾后決堰放水沖擊攻城魏軍,成功地保衛了壽陽(參見壽陽之戰)。

12、閏九月,拓跋嘉率兵10萬圍攻齊朐山(今江蘇連云港錦屏山),被齊朐山守軍擊破。

13、齊帝復遣軍主崔靈建等率兵萬余人自淮入東海增援,魏軍遂退去。

14、齊建元三年(481年)正月,魏軍進攻齊淮陽(今江蘇清江西古泅水西岸),圍齊軍主成買于角城(今江蘇清江西南)。

15、齊帝遣領軍將軍李安民為都督,與軍主周盤龍等往救。

16、魏軍在淮水沿岸大肆劫掠,成買力戰而亡。

17、周盤龍之子周奉叔率200人沖入敵陣深處,周盤龍也隨后殺入魏陣,擊敗魏數萬之眾。

18、齊將李安民等領兵追擊,又破魏軍。

19、二月,齊游擊將軍桓康在淮陽再敗魏軍。

20、為防魏軍又攻淮北,齊將垣崇祖遷下蔡戍于淮東。

21、不久,魏軍果至,垣崇祖率軍渡淮,擊破魏軍。

22、四月,齊將桓標之等領兵數萬御魏軍,在險要處扎寨,向朝廷求援。

23、齊帝遣領軍將軍李安民督諸將赴救,又派兗州刺吏周山圖自淮水入清水(即泅水)接應。

24、但救兵未至,桓標之已為魏軍所滅,并被掠走3萬余人。

25、齊建元四年(482年)三月,齊高帝蕭道成卒,其子蕭賾即帝位,是為齊武帝。

26、此后五年內,齊與北魏之間基本無戰事。

27、齊武帝永明五年(487年)正月,齊人桓天生等起事據南陽(今屬河南)舊城,請魏發兵南攻。

28、齊武帝命代理丹陽尹蕭景先和代理護軍將軍陳顯達節度諸軍,討伐桓天生等。

29、桓天生引魏軍萬余人至批陽(今河南泌陽),陳顯達遣征虜將軍戴僧靜等水軍大破魏軍,殺獲以萬計。

30、不久,桓天生又引魏兵攻舞陰(今河南泌陽西北),遭齊守將殷公愍反擊,桓天生受傷退走。

31、次年三月,齊角城戍守將張蒲密結魏軍,為角城戍主皇甫仲賢發覺,領兵拒戰。

32、魏步騎3000余人已至塹外,形勢危急,齊淮陰軍主王僧慶等領兵前來救援,魏軍方退。

33、四月,桓天生復引魏軍出據隔城,齊帝命游擊將軍曹虎督軍進討。

34、桓天生引魏步騎萬余人來戰,被曹虎擊敗,俘斬2000余人。

35、接著,齊軍攻拔隔城,又俘殺2000余人。

36、魏軍筑城于醴陽(今河南桐柏西),陳顯達攻拔后,再攻批陽,十余日未克,又遭魏軍夜襲,便領軍南還。

37、齊永明十一年(493年)正月,魏孝文帝聞齊武帝在石頭城(今南京西)制造了3000輛無篷帳的車輛,欲攻取彭城,遂與群臣商議南伐。

38、齊武帝以右衛將軍崔慧景為豫州刺史,準備迎擊魏軍。

39、七月,齊武帝蕭賾卒,郁林王、皇太孫蕭昭業即位。

40、八月,魏孝文帝親領步騎30余萬南攻。

41、以河南王拓跋干為車騎大將軍,都督關右諸軍事;以司空穆亮、安南將軍盧淵、平南將軍薛胤為副,率眾7萬出子午谷(今陜西長安子午鎮南)。

42、九月,魏軍渡過黃河,進至洛陽(今洛陽東北)。

43、魏帝以伐齊為名,命諸軍繼續南進。

44、群臣竭力諫阻,魏帝遂停止用兵,宣布決定遷都洛陽。

45、十一月,魏遣使訪齊。

46、次年七月,握有重兵的齊西昌侯蕭鸞謀殺郁林王蕭昭業,迎立年僅15歲的新安王蕭紹文為帝。

47、蕭鸞為驃騎大將軍、錄尚書事、宜城郡公,權勢益重,隨即大殺齊諸王。

48、十月,蕭鸞又廢蕭昭文,自稱皇帝,改元建武,為齊明帝。

49、十二月,魏帝以蕭鸞廢蕭昭文而自立為由,舉兵攻齊。

50、命征南大將軍薛真度督4將攻襄陽(今屬湖北襄樊),大將軍劉昶等攻義陽(今河南信陽北),徐州刺史拓跋衍攻鐘離(今安徽鳳陽東北),平南將軍劉藻攻南鄭(今陜西漢中東),并以尚書盧淵為安南將軍,統領襄陽前鋒諸軍。

51、魏帝親領兵到達懸瓠(今河南汝南),遣盧淵等共攻赭陽(今河南方城東)。

52、齊南陽、新野諸太守均閉城堅守不出。

53、齊建武二年(495年)正月,齊明帝以鎮南將軍王廣之督司州、右衛將軍蕭坦之督徐州、尚書右仆射沈文秀督豫州諸軍,以拒魏軍。

54、齊太尉陳顯達督軍往來新亭(今南京南)、白下(今南京北),以張聲勢。

55、二月,魏帝領軍進至壽陽,眾號30萬,又沿淮河東下至鐘離。

56、齊明帝忙派左衛將軍崔慧景、寧朔將軍裴叔業帶兵往救鐘離。

57、魏軍久攻不克,傷亡甚重。

58、魏將劉昶、王肅眾號20萬,并力攻義陽。

59、齊司州刺史蕭誕據城堅守,齊將王廣之率軍援救義陽,距城百余里,不敢進,黃門侍郎蕭衍徑自請領精兵間道夜發,直抵距魏軍數里之處。

60、義陽齊軍見援軍至,即發兵反攻,順風縱火,內外夾擊,大敗魏軍。

61、三月,魏帝至邵陽洲(今安徽風陽東北淮水中),在洲島上筑城堡,又于淮水兩岸夾筑二城,以斷齊援兵之路。

62、齊將裴叔業率兵攻拔二城,擊退魏軍。

63、五月,魏將拓跋英等領兵攻南鄭,多次獲勝,因無后援。

64、還軍仇池。

65、魏城陽王拓跋鸞等攻赭陽,諸將協調不一,被齊軍各個擊破(參見淮漢之戰)。

66、齊建武三年(496年)正月,魏孝文帝下令改拓跋姓為元。

67、其余鮮卑諸姓都改成漢姓。

68、次年六月,魏孝文帝又發冀、定、瀛、相、濟五州兵20萬大舉攻齊。

69、八月,齊明帝派直閣將軍胡松助北襄城太守成公期守赭陽,軍主鮑舉助西汝南、北義陽二郡太守黃瑤起守舞陰(今河南泌陽西北),以御魏軍。

70、九月,北魏遷都洛陽。

71、魏帝親率大軍開赴襄陽,彭城王元勰等36路兵馬前后相繼,眾號百萬。

72、魏帝留諸將攻赭陽,自率兵南下至宛城,克外城(參見南陽之戰)。

73、齊守將房伯五據內城堅守,魏軍不能克。

74、魏帝留兵圍攻南陽,又帶一部進圍新野(今河南新野)。

75、新野太守劉思忌據城抵抗。

76、齊明帝命徐州刺史裴叔業引兵救雍州(治今湖北襄樊),裴叔業認為魏軍不善遠征,如直攻魏境,可分魏攻雍、司二州兵力,遂攻魏虹城。

77、齊又派太子中庶子蕭衍、右軍司馬張稷救雍州。

78、十一月,齊前軍將軍韓秀方等15將降于魏。

79、同月,魏軍于沔北擊敗齊軍,俘齊將王伏保等。

80、十二月,齊明帝以度支尚書崔慧景率眾2萬再救雍州。

81、齊分兵數道攻魏,但均被擊敗。

82、齊建武五年(498年)正月,魏統軍李佐率軍攻拔新野,俘殺劉思忌,震驚沔北(即沔水之北),齊湖陽、赭陽、舞陰、南鄉等守將相繼南逃。

83、齊明帝又命太尉陳顯達救雍州,接著派左衛將軍蕭惠休等領兵救壽陽。

84、齊宛北城在二月終于被魏軍攻拔,守將房伯玉等出降。

85、三月,齊將崔慧景、蕭衍在鄧城被魏軍擊,只得退回襄陽。

86、魏軍以10萬之眾圍樊城,繼至懸瓠。

87、魏鎮南將軍王肅進攻義陽,齊將裴叔業領兵5萬圍渦陽(今安徽蒙城)以救義陽,擊敗魏援軍傅永、劉藻、高聰等部。

88、王肅等撤義陽之圍,與統軍楊大眼、奚康生等率步騎十余萬救渦陽。

89、裴叔業見魏軍來勢頗盛,便退保渦口(今安徽懷遠)。

90、七月,齊明帝蕭鸞卒,太子蕭寶卷即位,是為東昏侯。

91、魏帝本計劃大舉進攻,聞齊主死,以禮不伐喪為由,于九月退兵。

92、齊永元元年(499年)正月,齊太尉陳顯達領兵4萬攻魏,欲收復上年所失雍州五郡。

93、魏帝命前將軍元英率兵抵御。

94、陳顯達屢破元英軍,于二月轉攻馬圈城(今河南鎮平南),歷時40天,魏軍糧盡突圍而逃。

95、齊將崔慧景帶兵攻魏順陽(今河南淅川南)。

96、魏帝遣將往救,又派兵據均口(今湖北均縣丹江入漢江之口),切斷齊軍退路。

97、陳顯達領兵渡水西(即均水之西,今丹江),據鷹子山(今河南淅川西南)筑城,與魏軍決戰,慘敗,死3萬余人。

98、是年四月,魏孝文帝元宏因病退兵北還洛陽,于途中病卒,太子元恪即帝位,是為魏宣武帝。

99、同年,齊內亂迭起,齊太尉、江州刺史陳顯達等相繼舉兵起事。

100、齊永元二年(500年)正月,齊政局繼續動蕩,豫州刺史裴叔業因齊帝數誅大臣而降魏,齊帝下令征討。

101、魏于二月派兵馳援,但援兵未到,裴叔業已病卒。

102、三月,齊帝命平西將軍崔慧景領水軍攻壽陽,崔慧景卻舉兵造反圍攻建康,但未成功。

103、六月,齊冠軍將軍陳伯之再引兵攻壽陽,于八月為魏彭城王元勰、汝陰太守傅永率軍擊敗,被殺9000人,被俘1萬人,淮南地區亦為魏軍占領。

104、此后,南齊內亂加劇,紛爭不息,又大起宮殿,窮極綺麗,百姓怨怒,軍心離散,再無力與北魏作戰,以至一年后由梁取而代之。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