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全球新資訊:麥肯錫:香港對內地游客的吸引力未減 但在數碼化發展領域需要提速


(相關資料圖)

3月9日,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發布有關大灣區游客調查,表示香港若要延續旅游城市美譽,必須在購物之外加上全方位旅游體驗,多以內地消費者心理出發。疫情前,香港是內地游客的首選目的地之一;直到后疫情時代,到香港旅游吸引力未減,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成(85%)的大灣區旅客表示,未來12個月內訪港的主要目的是“購物和觀光”,可見香港在疫情之后仍具競爭力。

麥肯錫的調查報告顯示,共1,155名來自大灣區的受訪者年齡介于22至55歲之間,男女各占一半,家庭月收入在人民幣15,000元(約16,900港元)或以上,均表示有興趣在未來12個月內訪港。這次調查以零售、金融服務,以及醫療保健服務共3大范疇作分析。

零售

零售方面,據調查數據顯示,受訪大灣區旅客的平均消費預期將達到人民幣36,400元(約41,000港元),其中近1半將花在奢侈品上,例如皮具、鐘表、珠寶首飾,每位旅客將花人民幣17,800元(約20,055港元)。大灣區游客選擇在香港購物的3大原因為:比內地有較新的潮流時尚(61%)、產品安全比內地高(60%)和產品質量比內地高(59%),可見香港的產品仍有相當競爭優勢。另外,有45%受訪者表示更有興趣到在大灣區有經營業務的品牌消費。

但是,香港的競爭優勢逐漸被吞噬,調查顯示未來3年約有10至15%的消費者表示將減少在香港消費,改到海南或澳門購買奢侈品,同時透過“代購”購買化妝品和保健品。此外,被問及在香港購物的原因時,43%受訪者表示最不同意“良好的數碼化體驗”,例如支付平臺和社交媒體。駐香港全球副董事合伙人葉茜玉表示,報告顯示超過7成的受訪者習慣使用流動支付平臺作1千元以下的日常消費。香港在數碼化發展領域需要提速,以迎合大灣區消費者習慣,例如數字人民幣、掃碼支付等。

醫療保健

至于醫療保健服務,大灣區游客計劃下次訪港時接受身體檢查和疫苗接種,這也是跟經歷逾3年的新冠疫情有關。據調查顯示,目前香港醫療、醫學美容的主要競爭力在于能提供在內地未能提供的治療方案,另外,在港接受治療的安全性和服務水平亦均較內地高。惟近5成(51%)受訪者指,若香港的醫療、醫美服務供應商在大灣區開設分支,他們不會考慮到香港接受同一樣的治療。

金融

對于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角色,受訪者認為社會穩定及金融機構信譽明顯改善。近年有銀行推出“跨境理財通”之類的產品,方便內地與香港兩地的消費者在資金流上可以實現互聯互通。據調查所得,大灣區消費者來港投資主要是因為希望賺取比在內地更高、更穩定的回報。值得留意的是,受訪者在港投資認為增值服務,例如個人禮賓服務,理財顧問及客戶經理的語言能力和素質仍有待改善。

整體而言,香港一向有東方之珠、購物天堂等美譽,香港有售的產品依然是吸引大灣區消費者來講購物的主要原因,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兼香港區總經理石煒麟表示:“香港在數碼體驗和服務質素等范疇已落后”,鼓勵港商建立從內地消費者購物行為心理出發的價值主張,“透過數碼渠道建立與他們互動的方式,并提高售前售后的服務質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