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扶貧日記中“小康步伐”——來自青海來玉村的一線報道
新華社西寧4月13日電題:扶貧日記中的“小康步伐”——來自青海來玉村的一線報道
新華社記者顧玲、白瑪央措
“2017年5月11日,天氣晴,星期四。崎嶇的山路左盤右繞,山上云霧繚繞,翻過最后的埡口,終于見到來玉村全貌。村民們知道今天我們要來,高興地迎了出來。樸實憨厚的笑臉和渴望富裕的表情,真是觸動了我的心?!边@是李玉棟寫下的第一篇駐村扶貧日記。
45歲的李玉棟是國家電網青海電力公司黃化供電公司職工,2017年5月被派駐到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尖扎灘鄉來玉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幾年來,他的扶貧日記記錄了這個高原貧困鄉村,從蕭瑟貧窮到邁入小康的美麗嬗變。
搬遷前的來玉村平均海拔超過3100米,自然條件惡劣。全村79戶中,有34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村里房屋近一半是廢舊宅院,長時間沒人居??;村民中常住村里的大概不到一半,群眾生活水平普遍較低;兩萬多畝的集體草場,草皮及地形都不好,牛羊養殖已趨于飽和?!崩钣駰澱f,初到來玉村,很多村民都表達了想改變生活的迫切愿望。
“村里嚴重缺水,唯一的取水途徑是從半山腰不定期抽水蓄水,一到冬季,基本無法取水了”“入村道路地勢險峻、進出不便影響產業發展”,村民們反映的困難和問題,紛至沓來。
李玉棟意識到,面對種種生存挑戰、生態困境,來玉村傳統生產生活方式難以為繼,整村易地扶貧搬遷勢在必行。
“來玉村整村搬遷的安排,村里一直意見不統一。村兩委雖然逐個做了村民代表思想工作,但前期多次動員效果不佳?!崩钣駰澰?018年1月17日的日記中這樣寫道,為了讓村民搬到好地方,后續能發展,當地對搬遷安置點的選址提出多個方案,最后從5個備選點中選擇了海拔相對較低,人畜飲水、灌溉用水方便的黃河岸邊,“今天將與村兩委及村民代表再一次協商搬遷,我想只要全心全意為老百姓,總會有收獲的”。
“今天,注定是來玉村歷史上不平凡的一天,也將是改變村民命運的一天?!?018年1月17日,李玉棟的駐村日記這樣描述,“村民們一致同意搬遷,并在會議記錄上簽字”“歷時八個多月的整村搬遷事宜終于有了眉目,這讓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2019年1月7日,來玉村99戶農牧民興高采烈地入住新居。“看著嶄新、漂亮的新居,看著村民們洋溢著幸福的笑臉,稍感有一點成就感,同時又一個艱巨任務將要開始:后續產業選擇和發展將是接下來的重中之重?!崩钣駰澑械郊缟系膿痈亓恕?/p>
從村民家中的櫻桃樹得到啟發,李玉棟四處奔走論證在村里種植櫻桃的可行性。“與村兩委溝通后,很快寫出了《來玉村百畝櫻桃產業園項目建議書》?!痹?019年5月9日的日記里,他記錄著自己推進櫻桃產業發展的經歷,“分別與鄉黨委政府領導和企業溝通后,建議書不斷完善;功夫不負有心人,既然有了切合實際的想法,就努力實施吧”。
告別山區惡劣的居住條件,來玉村村民在黃河岸邊開墾出新的希望。2020年,尖扎縣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300萬元,打造“黃河民宿第一村”,發展來玉村特色產業,李玉棟設想的百畝櫻桃園也被納入其中。兒童游樂園、彩虹滑道、戲水游樂區、垂釣區……漫步黃河岸邊,來玉村未來的嶄新面貌仿佛就在眼前。
“2019年10月17日,天氣晴,星期四。貧困戶積極填寫退出貧困戶申請,標志著來玉村即將甩掉‘貧困村’的帽子?!崩钣駰澣绱擞浵聛碛翊迕撠氄钡奶厥馊兆?。他說:“這一天村民們樸實的發言和笑容,將讓我終生銘記?!?/p>
65歲的村民多杰在主動申請脫貧摘帽時說:“我們貧困戶不能一直躺在扶貧政策里。該脫貧的時候就要主動摘帽,以后靠我們的雙手,一定能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2020年11月,李玉棟被尖扎縣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優秀第一書記”。
接受記者采訪時,李玉棟和村民們正忙著種樹。全村138畝后續產業用地里,棗樹、梨樹、山楂、西梅、櫻桃樹等果樹,正春滿枝頭。
看著一棵棵剛栽下的果樹,李玉棟不禁感慨,易地搬遷不僅解決住得好的問題,也將幫助群眾過上更加富裕的日子,“我的日記也會繼續寫下去,記錄下來玉村鄉村振興的更多動人瞬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