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舒婷:腳下沾有多少泥土 就投入了多少真情
如今,在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新豐鄉盛洪村,陳舒婷(上圖右)正在忙著開展鄉村振興工作,這是她新一期駐村工作的起點。在1個多月前的6月18日,她剛剛結束了在黃山市黃山區仙源鎮水東村的駐村扶貧工作。
陳舒婷是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股科員。2019年7月16日,她被派駐到水東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駐村以來,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這位“90后”都全情投入,全力付出,在鄉村閃耀青春之光。
跳出“舒適區”,挑戰新角色
2017年10月,陳舒婷考入原黃山區安監局執法監察大隊,于2019年4月轉入新組建的黃山區應急管理局。
機構改革后,面對新環境、新形勢、新挑戰,黃山區應急管理局局長丁銘總對局里的年輕同志說:“你們要珍惜組織創造的各種鍛煉機會,勇于跳出‘舒適區’,深入一線拓寬視野、提升能力、增長才干?!标愂骀脤⑦@句話牢牢記在心里。也正是這句話,讓她堅定了踏上扶貧之路的決心。
然而,扶貧路上挑戰不斷。初到水東村,陳舒婷就因為缺乏農村工作經驗犯了難。她說:“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不知道如何開局,也不知道怎么跟村里的老百姓打交道?!钡撠毠允敲睿秦熑?。陳舒婷換上運動服、運動鞋,戴上草帽,走到田間地頭,走進貧困戶家中。實地調研、查閱資料,她前后花費了1個多月的時間,把水東村9個村民組46戶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條件、致貧原因、子女教育情況、務工等基本情況摸了個遍。摸清貧困戶底數之后,陳舒婷又及時更新了水東村貧困戶基本信息臺賬,為下一步精準施策奠定了基礎。用陳舒婷自己的話說,扶貧工作的第一步“踩實了”。
“起初,由于村民們對扶貧政策不了解,我也常碰壁,門難進、口難開?!标愂骀谜f,石橋組的村民周四化就是如此。村民對扶貧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并沒能讓陳舒婷放棄。
此后的日子里,陳舒婷常去周四化家串門,以身邊成功的脫貧案例,向他擺事實講道理。陳舒婷通過不斷努力,最終贏得了周四化的信任和理解。在多方幫助之下,周四化一邊養雞,一邊做生態護林員,他的妻子到黃山區的工業園區務工。周四化一家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從2017年的不足4000元增長到2020年的近萬元,成功摘下了貧困的帽子。
孫村組的慈云林患有耳疾,無房,住在臨時搭建的棚子里。為了切實改變他的生活狀況,陳舒婷和村干部一起,多方奔波,籌集資金,為老人建起了干凈整潔的新磚房。如今,有了低保的慈云林沒有歇腳,懷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發展肉禽養殖的同時,還競聘上了村委會設立的公益性崗位,成為村里的專項安全員。
拓展“新副業”,點亮“微心愿”
水東村是黃山區應急管理局的定點聯系幫扶村,全村有512戶1679人。麻川河繞村而過,村內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豐富。但由于缺乏主導產業和致富帶頭人,加之村里人口老齡化嚴重,村集體經濟發展始終不見起色。
在走訪貧困戶的過程中,陳舒婷發現,留守在村里的村民,收入主要來源于水稻種植、肉禽養殖,且當地的這些農產品品質都不錯。她意識到,這也許就是打開水東村致富大門的“金鑰匙”。
陳舒婷說:“老鄉們都很不容易,辛苦忙活了一年,卻找不到銷路。所以,讓這些品質優良的農產品‘走出去’是助力水東村脫貧攻堅的當務之急?!?/p>
找到水東村貧困“癥結”的陳舒婷,決意開辟一條“消費扶貧”之路。
從2020年起,陳舒婷便通過微信朋友圈轉發分享,發放銷售信息卡片,借力“今日黃山區”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為農產品提供代銷展銷平臺,同時還以水東村的名義注冊建立了一家農產品網店。自此,她的宿舍成了代銷“中轉站”,她的私家車變成了“快遞車”。
日子一天天過去,水東村農產品代銷業務方興未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客戶們訂購的貨物從單一的土雞、雞蛋發展為多元化的茶葉、山貨等,銷量日益增長。2020年,陳舒婷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工作人員共同努力,通過代銷平臺為水東村30多戶幫扶對象累計增收34860元。也是在這一年,該村所有貧困人口脫貧摘帽。陳舒婷拓展的這一代銷“副業”,成功點亮了水東村貧困群眾的一個個“微心愿”。
今年起,黃山區應急管理局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立了“水東村農產品銷售幫幫團”。陳舒婷作為團長,和同事們一起代銷、幫銷農戶們的農產品。截至目前,農產品的銷售額已達到7367元。此外,局機關還與水東村脫貧戶簽訂了采購辦公用茶的訂單。
辦好“暖心事”,篤行守初心
“陳隊長雖然年紀不大,做事卻踏實負責,我有什么困難都愛打電話給她。”水東村村民湯賢婷說。2020年11月的一天,湯賢婷發現家中養的7只鴨子受了傷,這讓她焦慮不已,只得向陳舒婷求助。正在村里開展入戶工作的陳舒婷迅速趕來了解情況。
“可能是因為在露天飼養場所,有貓或者是其他的小動物,把鴨子腿給咬傷了。我拍了照片,到農技站去請教一下,問問技術人員飼養的時候要如何避免這個情況?!标愂骀谜f對湯賢婷說。
駐村期間,村民和陳舒婷結下了深厚的情誼。2020年夏天,73歲的朱炳應老人因痛風臥床不起,入戶走訪的陳舒婷發現后,當即喊上同事,自行駕車送老人前往醫院就醫。為老人安排好住院事宜后,她又買來換洗用品,安排陪護。老人住院期間,陳舒婷一有時間就帶著慰問品去病房探望。
去年黃山地區發生特大洪澇災害,周四化家種植的四畝西瓜全部被淹。得知情況后,陳舒婷主動上門核災。收集好村里受災情況的資料后,她專門趕回黃山區應急管理局,與綜合救災股的同事商議,為周四化和其他受災戶爭取救災補助。
得知村內留守兒童生活困難,陳舒婷自掏腰包買了新衣服送上門,并聯系局機關支部,與華東冶金地質勘查局屯溪地質調查所對接,組織開展“關愛困難家庭、留守兒童”慰問活動,建立長期幫扶關系。
陳舒婷用心辦好的一樁樁暖心事,猶如“及時雨”,灑入水東村幫扶對象的心田。原水東村扶貧專干牛政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他說:“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就投入了多少真情。無論是工作日,還是休息日,我時常能看見陳舒婷在村里忙碌的身影。她把群眾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是一個認真負責的扶貧干部?!?/p>
記者手記
整裝再出發
“這是時代賦予年輕人的使命?!标愂骀谜f,她并不覺得自己作出了多大貢獻,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了一些讓老百姓增強幸福感和滿足感的小事,在此過程中,她也受益良多。
如今,陳舒婷轉戰盛洪村,開啟了全新的鄉村振興工作征程。如今的陳舒婷已沒了剛到水東村時的手足無措。說起盛洪村的情況,她滔滔不絕:“曾經的貧困村,如今已然成為‘明星村’,村里的美麗鄉村建設再提升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綜合種養項目建設穩步推進,見樸文化園建設已初具規?!乱徊剑覀円Υ龠M美麗田園建設,走出一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綜合農業發展新路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打造一個既有‘顏值’又有‘產值’的黃山區‘寶地’。”
陳舒婷堅定的眼神中,鋪展的是一幅鄉村振興的青春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