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加大對勞動者身心健康的人文關懷和保護力度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關注從業人員的身體、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心理疏導、精神慰藉,嚴格落實崗位安全生產責任,防范從業人員行為異常導致事故發生

■林矩鴻

思想不集中、技術不熟練、受環境干擾導致判斷失誤等,這些都容易導致事故發生。而修改后的《安全生產法》首次增加“應當關注從業人員身體、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相信這一條款的落地將切實減少因員工身心狀況導致的生產安全事故。

當前,我國安全生產仍處于爬坡過坎期,新的風險不斷涌現,從業人員可能會產生心理緊張、惶恐不安和急躁情緒,甚至導致心理障礙、心理疾病。因此,關注人的身體、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十分重要,是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履行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之一。筆者認為,落實好這一條款,必須要做好三個“精”。

精確化檢查服務。各地在貫徹修改后的《安全生產法》時,執法與服務要并重,服務為上,讓企業更加重視安全文化建設,讓從業人員主動學習安全技能。針對不同類型的不良心理狀況,企業可以通過開辦知識講座、座談會等形式,面對面解答員工的疑問,為其疏解焦慮情緒,消除恐慌心理,有針對性地進行反習慣性違章、危險點分析及安全生產知識培訓教育,消除員工潛在的不安全心理。同時,通過不斷推進標準化建設,使每名員工的行為符合標準。應急管理部門可以聯合工會等對建立健全心理疏導長效機制、維護從業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合法權益開展檢查,讓執法更有溫度。

精準化心理疏導。心理疏導體現以人為本的內在要求,企業可實施情緒動態管理辦法,設置員工思想情緒動態管理看板,利用笑臉、哭臉等表情符號描述員工當天的心情,詢問有情緒的員工相關原因,一旦發現苗頭,及時疏導解決并建立臺賬。同時,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企業工作計劃,每年至少開展1次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從業人員的安全心理、安全態度和安全習慣的形成,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也不是自發產生的,而是一個需要長期自覺學習、逐步深入、積極實踐的漫長過程,企業要從心理過程、特征和狀態入手,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培訓和矯正,克服自我表現心理、從眾心理、憑經驗心理、僥幸心理、麻痹心理等不良狀態。

精細化精神慰藉。企業可建立建設“家園”文化,讓班組園地“愛心卡”里面一張張親人的笑臉,承載家人的囑托與關愛,為員工真正做到“我能安全”提供有力支撐;開辟班組溫馨屋,組織員工暢聊活動、互夸活動,讓員工找到家的歸屬感,釋放壓力提升班組成員之間的凝聚力、榮譽感;組織員工家屬進班組,親身體驗員工艱辛的工作“,零距離”叮囑自己的親人牢記安全,遵章作業。另外,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開辟“心理援助”類熱線,及時疏導員工情緒并保護好員工的隱私。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應急管理局)

關鍵詞: 加大 勞動者 身心健康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