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每日看點!是時候為5G找到新的指標了

撰文 | 小不董

編輯 | 李信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頭圖 | IC Photo

用什么來描述5G的發展?是用手機測速,還是更多的基站,更多的用戶?

“我們現在還沒有新的指標,但是明顯知道原來的指標已經不再適用了?!?/p>

這是不久前,在一年一度的GSMA創新論壇上,當DoNews采訪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有關對5G進展的描述,是否應該使用新的指標時,斯寒給出的回復。

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 圖片來源:GMSA

自2019年至今,5G商用已有三年半的時間,不過相對之前“2G看文字、3G看圖片、4G看電影”,5G對個人用戶消費體驗帶來的改變,沒有太明顯,也沒有出現像移動支付、短視頻等新應用場景上的爆發。另一方面,則是業界明顯感受到的,5G在2B端發揮的價值,將要明顯超過以往每一代的通信技術。

GSMA大中華區技術總經理劉鴻完整參與了5G的標準化工作,他回憶當時做標準的時候,就希望5G要走出2C的限制,更多擁抱2B廣泛的應用場景。從全球運營商的表現來看,這一想法已經初步得到了實現。比如在中國,語音、短消息之外的“非傳統業務”收入增長迅速,在國外,海外運營商也在使用不同的產品組合,“比如美國一家運營商,會去兼并其他的產業,它本身的屬性就是非傳統業務占的比重非常大?!彼购f。

在采訪中,斯寒認為,因為5G特別的屬性,要真正評價5G是否成功,應該是2C和2B并駕齊驅,而且2B的成功決定了5G是不是真正的成功了。

5G目前,很可能在2C和2B兩個方面,都沒有實現真正的成功,在2C領域,5G并沒有取代4G成為一種“剛需”,也沒有帶動某個應用場景的爆發,或者虛擬現實眼鏡、頭顯設備的普及。而在2B領域,有一種大膽的假設,5G沒有真正做到把網絡能力帶動起來,即使現在談到的5.5G,時延更低,速率更快,帶寬更大。

站在年底回顧2022年,我們要用什么樣的標準描述這一年5G的進展?展望2023年,又該怎么預測5G未來的發展呢?

一、回顧2022

目前,5G網絡已經覆蓋了全球近三分之一人口。

根據中國信通院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底,全球已有88個國家/地區的233家電信運營商宣稱開始提供5G業務(含固定無線和移動服務),5GSA(獨立組網)網絡數達到43張。全球5G網絡已覆蓋27.6%的人口,歐洲、美洲、亞洲、大洋洲地區41個國家/地區5G網絡人口覆蓋率已超過50%。

圖片來源:中國信通院

毫無疑問的是,2022年是5G在全球大發展的一年。中、美、日、韓,在5G網絡建設上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初期部署,印度等新興市場,在2022年也開始了部署。具體推動的原因,中國移動原董事長王建宙在當天的演講中認為,主要有三個:

“第一,數字化轉型的浪潮。數字化轉型對5G的要求更加迫切了,網絡的程度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非常重要的體現,世界各國都爭相要建設5G網絡。

第二,在中低端頻段現在開始大規模的應用,很多國家在2021年開展了頻率的拍賣,2011年完成拍賣之后,2022年大規模的開始建設,這也是一個原因。

第三,經過幾年的實踐,5G的網絡設備和5G的終端設備都越來越成熟了?!?/p>

中國移動原董事長王建宙 圖片來源:GMSA

5G不再像以前的通信技術一樣,被作為單個技術來探討,而是聯合了其他的相關技術,比如說物聯網、云計算、AI、人工智能、邊緣計算,還有AR、VR,去支撐更大的平臺。從數據顯示,現在的5G基本上實現了橫跨40多個行業2萬多個應用,在礦井、鋼鐵、野生動物保護、賦能鄉村、賦能醫療等方面都有所應用,成為一種新的基礎設施。比如中國聯通在武鋼打造的5G智慧鋼鐵,在機動操控中心遠程控制熱軋、冷軋,在具體的承銷上,效益提升了19%,能耗下降了10%,人工成本下降了23%,在鐵水的運輸環節,節約了成本4000萬。

2022年6月份,在3GPP全會第96次會議上,5GR17標準宣布凍結,標志著向R18演進方向逐步明確,全球5G商用邁向新階段。一方面,R17標準優化了關鍵功能,完善現網應用。例如,支持移動狀態下業務連續性,增強網絡融合接入能力滿足融合核心網演進。另一方面,提升關鍵指標性能,深化應用場景。例如,上行業務信道覆蓋能力相比R16最大可提升6dB,室內工廠理想環境下的定位精度由R16的<3m提升至<0.5m。R18標準計劃將于2023年12月完成,逐步向提升增強寬帶能力、提升精細化設計垂直行業應用供給能力、開發新業務場景等方向演進。

值得一提的是5G獨立組網,截止到2022年第三季度,目前全球已經有31個運營商,已經正式推出了5G獨立組網商用網絡,另外還有將近100家運營商,計劃在未來近期會部署5G獨立組網??梢灶A見的是,未來還會有更多新概念和新ICT融合的發展,比如把AI技術引入到網絡里來,提高網絡的性能同時夠降低網絡的功耗。

而無論是算力網絡還是云網融合,在5G的探索上,中國電信運營商都在領跑全球。

二、中國領跑5G

得益于政府的超前布局和政策支持,中國5G的發展在全球位居前列。

截至2022年9月底,我國5G基站總數達222萬個,覆蓋了全國所有地級市、縣城城區和96%的鄉鎮鎮區,建成了全球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獨立組網5G網絡。5G移動電話用戶達5.1億戶,比2021年末凈增1.55億戶,占到了全球5G用戶總數的60%以上。

對比國外,中國5G發展有幾個特點,首先就是政府的態度,比如頻譜的發放,相對于國際上其他國家的拍賣,減少了運營商在網絡投資上的巨額。第二個特點是中國運營商在5G組網上采用獨立組網的形式,而海外采用非獨立組網的形式,后者會導致后期網絡應用上容易出現問題。第三個特點,中國運營商在各行各業應用場景的探索上更開放,也更激進。

從三大運營商最近幾個季度的財報也可以看出,業績表現都很好,也體現了中國5G發展的高質量。5G用于冬奧會的直播,還有中國商飛公司獲得了5G專網的頻率使用,也是5G在國內應用上很大的突破。

中國運營商還有一個共同點,是對云的重視,最早是由中國電信提出云網融合的概念,之后中國移動提出算力網絡的構想,中國聯通提出算網一體。目前這一概念被整合為云網融合,成為了業界新的共識。

中國電信原董事長李正茂回憶,大概從十年前開始,行業已經在探討網絡虛擬化的問題,亞馬遜、谷歌、阿里云等廠商從互聯網的角度推動了云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的發展又催生了除了網絡連接之外的大量的需求,5G、寬帶都需要云的加持,云也包括了存儲和計算,這樣的聯合會給運營商連接帶來價值,但如果運營商僅僅變成管道公司,未來的前景就不太樂觀了。因此,通信行業逐漸認為云和網絡必然走在一起,從而提出了云網融合的理念。

中國電信原董事長李正茂 圖片來源:GMSA

對于云網融合具體怎么走,可能有不同的路徑選擇,中國電信當時定義的云網融合,有四個要素:網是基礎,云是核心,網隨云動,云網一體。李正茂認為,這里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要自主掌握云的核心技術。

“現在全球運營商在云網融合這件事情上,我認為處在非常焦慮的狀態。很多運營商,包括一些很大的,對要不要搞云,怎么樣搞云,沒有清晰的戰略,甚至有一些大型運營商把自己最核心的云的基礎設施,交給了其他第三方,包括一些互聯網公司,這些運營商未來的前景是令人擔憂的,中國運營商在這一點上,應該說大家都下了決心,自主來掌握核心技術?!崩钫f。

由于云網融合在基礎設施層面,非常適合運營商,一旦走出這條路,在IaaS層面就可以獲得巨大的發展。過去兩年,三大運營商在云業務方面都維持著高速的增長,2022年上半年,中國電信云收入的規模已經達到了280億,超過了去年全年,預計2022年全年將會突破500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云收入也持續取得了翻番的增長,甚至引發了資本市場對運營商估值的修正。

對運營商來說,也許云網融合將是僅次于5G的另一個推動力。

三、展望2023

通信技術的發展存在“十年魔咒”,每十年移動通信更新一代,為什么十年?這可能是技術演進的速度,但也有可能是一個經濟學問題——當運營商以十年為設備的折舊周期,那么期限到了才會投入下一代。

但5G以其2C和2B雙管齊下發展的獨特性,有可能打破這一魔咒。過去三年半,5G的快速擴張更多還是在2C領域,而未來三年,可能是5G行業應用規模化發展非常重要的三年,也是行業應用爆發式增長的關鍵年份。

5G相對WIFI等技術,在廣域、人流,人流密集的場景,比如體育場館等,還有需要快速大范圍移動的場景具有明顯的優勢。近幾年,在交通、應急、消防、急救、公安、水力、環保、旅游等領域,5G在城市廣域和移動場景下的應用案例數量,從2020年20%增長到2021年的41%,到2022年增長到56%,并產出了非常多的成功案例。

這也能推動5G攝像頭、頭顯、AI、VR眼鏡、執法記錄儀、無人機、巡邏車等多形態終端的規模出貨,進而促進5G的行業拓展。比如元宇宙,5G網絡已經被認為是元宇宙發展的重要基礎,能夠讓AR、VR設備擺脫電腦真正在室外使用,設備也能夠有更多的應用場景。而元宇宙業務如果被廣泛使用,那么人均月流量會從目前的20G左右增長到超過100G,進而又推動5G網絡的擴大。

通信行業,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已經從B2C的商業模式,變成了B2B2C的商業模式,未來會做更多的模式突破和行業拓展。在技術演進上,5.5G在原來的5G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6G也并非遙不可及。一些新型的技術在5G里面可能也會被引入,三大運營商在這方面都已經取得了一些實驗的成功,而2023年開始的三年,可能是2B應用的爆發期,對全球運營商來說,也將會是重要的發展機遇。

也許不久后,我們就能看到5G的新面目,也會有完全不一樣的,衡量5G發展的新指標。

關鍵詞: 是時候為5G找到新的指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