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歌力思發布年度業績報告 進入增長疲緩期?

上市6年,歌力思(603808.SH)進入增長疲緩期。

近日,歌力思發布年度業績報告,2020年營業收入約為19.62億元,同比下降24.9%;凈利潤4.45億元,同比增長24.8%;基本每股收益盈利1.34元,同比增長25.23%。

此前,歌力思處置百秋網絡部分股權,取得投資收益合計(稅前)2.98億元,給2020年凈利潤帶來拉動。

進入2021年一季度,歌力思業績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實現營收5.4億元,同比增長30.6%;凈利潤9356.3萬元,同比下降61.6%。

4月19日,針對業績及相關發展問題,時代周報聯系歌力思,并發去采訪問題,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在堅持高端女裝發展的定位之中,歌力思近幾年通過頻繁收購,從單一品牌向多品牌運作模式過渡,但近年來,歌力思主力核心品牌營收失速,發展之路依然充滿壓力。

“市場競爭趨向白熱化,國際中高端品牌將繼續涌入中國市場,高端女裝品牌的競爭會更加激烈。”歌力思在董事會經營評述稱。

截至4月20日收盤,歌力思股價為14.40元/股,總市值47.88億元,相比此前2015年上市當日的高峰股價27.59元/股,已跌去一半。

主力品牌營收下滑

自1996年創立至今,歌力思一直專注于發展高端時裝品牌,業務涵蓋高級時裝的設計、生產及銷售。

2015年4月,歌力思登陸上交所,隨之不斷通過收購、投資以及合資,開始多元品牌的擴張。同年9月,歌力思收購德國女裝品牌LAUR?L在中國大陸獨立的所有權;一年后,歌力思耗資數億拿下美國潮流品牌ED HARDY的主導股權。

2017年,歌力思將法國品牌IRO、美國設計師品牌VIVIENNE TAM收入麾下;2018—2019年,歌力思繼續加碼收購,分別掌控了比利時設計師品牌JEAN PAUL KNOTT以及英國時尚品牌 SELF-PORTRAIT。

時代周報記者查閱公告及官網發現,除了自主品牌ELLASSAY,目前歌力思僅剩4家收購的海外品牌,分別為LAUR?L、ED HARDY、IRO、SELF-PORTRAIT。其中,歌力思擁有ELLASSAY、LAUR?L和IRO的全球所有權,ED HARDY 在大中華區(含港澳臺)的所有權,以及SELF-PORTRAIT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所有權。

4月16日,歌力思公告稱,對 VIVIENNE TAM 品牌的商譽和商標所有權計提無形資產和商譽減值準備,共計約 5210.70 萬元。“公司仍擁有該品牌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商標所有權。未來,將基于該品牌的現有發展基礎,充分挖掘其潛在價值,拓寬商業路徑。”歌力思對此表示。

“企業收并購本身是件復雜的事情,效果可能不如預期也是正常的。”4月19日,服裝品牌專家馬崗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表示,歌力思在收并購上應該還會繼續投入,但相對以前會更謹慎,去嘗試不同的方法。”

在多年收購之中,歌力思業績陷入波動,增速呈現下滑狀態。

2016—2020年期間,歌力思的營收分別為11.32億元、20.53億元、24.36億元和26.13億元、19.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53%、81.35%、18.66%和7.24%、-24.90%;凈利潤分別為1.98億元、3.20億元、3.65億元和3.57億元、4.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84%、52.72%、20.74%、-2.31%、24.80%。

與此同時,自主品牌發展逐漸“掉隊”,營收明顯失速。

2016—2020年期間,自主品牌ELLASSAY作為歌力思的主力收入,營收分別為7.97億元、9.62億元、10.04億元、10.48億元、9.39億元;同比增速為-3.27%、20.70%、4.36%、4.38%、-10.41%。

“歌力思主品牌零售下滑,有疫情帶來一定業績增速的影響,也有品牌老化的問題。”4月19日,可持續時尚中國發起人楊大筠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隨著中國市場的主流消費群體過渡為90后、00后,年輕消費群體對市場的更新迭代會產生影響。

海外品牌知名度和規模打造尚需時日,歌力思多元品牌收入存在差異。業績報告顯示,2020年LAUR?L、ED HARDY以及IRO、SELF-PORTRAIT的收入分別為1.46億元、2.15億元、5.43億元、0.33億元;其中,LAUR?L、ED HARDY、IRO同比增速分別為24.9%、-42.07%、-19.5%。

在馬崗看來,歌力思采用事業部制度對多元品牌進行經營,營收好壞主要由兩個因素影響,一是消費者對新品牌的接受度需要時間,二是各事業部經營方式的區別。

“任何一個品牌發展到一個階段,都面臨著重新針對年輕的消費市場做出重大調整,包含品牌形象、經營理念以及消費方式、產品設計的轉變。”楊大筠認為,不斷適應新的消費市場,不斷改變戰略,關乎企業未來營收增長的好壞。

探索數字化轉型

在國際化多品牌矩陣的探索之中,歌力思開始調整渠道思路,聚焦新零售數字化轉型,但效果似乎不太樂觀。

2016年,歌力思曾以2.78億元的價格收購上海百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秋網絡”)75%股權。百秋網絡于2010年9月16日成立,旗下設立百秋電商、百秋鞋履、百秋倉儲、百秋廣告等子公司。其中,百秋電商主要從事電子商務代運營業務,專注為國際時尚品牌提供整合線上線下全渠道的品牌咨詢、整合營銷、店鋪運營和IT解決方案等服務,合作品牌多為高端時尚品牌,一定程度上符合歌力思定位及發展新零售的需求。

但到了2019年12月,歌力思通過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等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將持有百秋網絡股權比例由75%下降至27.75%,百秋網絡由歌力思子公司變更成為聯營企業。

針對出售百秋網絡部分股份,歌力思對此解釋稱,“有利于公司存量資產的盤活,優化資產結構和資源配置,為未來發展儲備流動資金,也為凈利潤保持增長做出貢獻。同時,大幅提升百秋網絡的資本運作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

放棄百秋網絡的控股資格后,歌力思將目光投向流量平臺,探索實踐品牌數字化轉型。

2020年9月,歌力思與騰訊智慧零售達成戰略合作,探索實踐女裝品牌的數字化轉型方案。利用騰訊平臺在社交與支付、人群大數據、LBS位置大數據、數字化營銷等方面的優勢,提供私域流量運營服務,以達到提高全渠道銷售業績的目的。

盡管動作不斷,但歌力思線上線下渠道收益依舊懸殊。

財報顯示,2020年,歌力思線下營銷渠道(包括直營及經銷)收入為16.45億元;線上營銷渠道收入為 2.49 億元,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86.85%、13.15%。

“線上平臺所展現的巨大銷售量,更多是以低價來做銷售賣點,并不適用于高端品牌。”楊大筠認為,“歌力思線上線下銷售占比差異問題,體現了高端服裝品牌的銷售特點。“高端品牌在線上渠道的競爭,更多是用于引流,將消費者吸引至線下門店。”

歌力思的高端定位從其官方天貓旗艦店的價格可見,其主品牌ELLASSAY服裝價格在500—5000元之間。“高端服裝品牌因為更強調線下消費的場景、體驗。”楊大筠表示。

在渠道直營和加盟情況上,歌力思存在一定的盈利困境。具體來看,2020年歌力思直營渠道收入13.95億元,加盟渠道收入4.99億元,分別同比下降3.22%、36.97%。

與此同時,歌力思的存貨規模多年間不斷攀升。2017—2019年,歌力思的存貨規模分別是4.23億元、5.25億元、5.9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4.35%、23.99%、13.51%,漲幅均高于當年營收漲幅。

2020年,由于疫情影響導致銷售減少,歌力思存貨規模 5.32 億元,同比降低 10.57%;存貨周轉天數為284天,同比增加58天。

對此,歌力思開始重視運營,持續對線下門店進行調整和關停。2017—2019年期間,歌力思總店鋪數量分別為533家、579家、585家;到2020年,總店鋪數量進一步縮減至550家,較上一年凈關店35家。

“疫情對服飾銷售的線下渠道造成重大沖擊,粗放依靠加盟門店的擴張方式難以為繼,行業整體回歸到了調整門店規模,更加強調單店內生增長的運營模式。”歌力思在公告中稱。

在楊大筠看來,相較于快時尚品牌的H&M、ZARA、優衣庫,國內中高端女裝服裝市場目前還沒有形成比較有影響力的集團品牌。“未來,中國本土企業經過不斷的創新和改變,仍有巨大的成長空間以及競爭優勢。”楊大筠表示。

關鍵詞: 歌力思 業績 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