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國泰君安資管拿到許可證 開啟公募業務

4月20日,國泰君安資產管理公司拿到了中國證監會頒發的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宣布正式開啟公募業務。這家資產規模超過5000億元的資管機構,對進入財富管理市場期盼已久。

事實上,想在財富管理市場上分得一杯羹的機構并不在少數。從銀行、保險公司到基金、券商資管等,一致看好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未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個個躍躍欲試。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個人金融資產達205萬億元,但與世界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居民的金融資產占比明顯偏低。據央行統計,2019年中國居民的住房資產占總資產的59%,而金融資產占比僅為20%左右,美國的兩項數據則分別是24%和71%。一份來自麥肯錫的最新報告認為,在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持續高漲、數字化浪潮強勢來襲、行業創新不斷涌現的背景下,中國財富管理行業正邁向全新發展階段,預計未來中國個人金融資產仍將維持10%的增速,2025年這一數字有望達到332萬億元。

從更宏觀的層面上看,培育好財富管理市場是金融行業拉動內需的重要抓手。央行副行長李波最近表示,雖然當前中國儲蓄規模已經很大,但大量集中在銀行和房地產,結構不夠合理,應該優化現有儲蓄結構。也就是說,無論是客觀市場,還是監管層的主觀引導,加快提升社會財富管理市場服務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時代已經到來。

有潛力和需求,并不等于就能產生現成的市場,更不等于能淘到真金白銀。眼下的財富管理市場,既是等待開墾的處女地,又是一片競爭的紅海。說它是處女地,是因為財富管理市場的潛力尚需各方下功夫去開發,去挖掘;說它是紅海,是因為在目前已開發出的財富管理市場上,競爭已經相當激烈。

近年來,財富管理市場一直在不斷提速。最明顯的莫過于個人財富的資產配置逐步多元化。從存款、信托、銀行理財轉向提升基金、股票和保險產品的配置比例。百姓對專業投顧的接納度越來越高,對一站式、多元化的財富管理愈發青睞。顯然,財富管理市場對一體化、綜合化的服務和產品正在提出更高的需求。但目前我國金融業是以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為主的格局。對監管層來說,如何在分業監管的前提下,按照財富管理市場的發展規律,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監管系統,既有利于不同金融板塊之間的協作服務,又能阻隔金融風險在不同行業中的傳遞。這對監管層來說無疑是一個新挑戰,需要在更高層次進行整體設計。

對金融機構來說,如何建立真正意義上的財富管理商業模式同樣是一種挑戰。這首先需要從當下簡單的資管產品銷售,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投顧模式轉型,其間涉及如何建立更科學合理的細分式經營、線上線下的無縫服務轉換設計、儲備足夠的高素質人才等。同時還需要考慮不同類型機構的自身優勢稟賦,以形成錯位和差異化的競爭優勢。這一切,將決定誰能在未來的財富管理“黃金時代”最終勝出。

那么,面對財富管理市場未來的機遇和挑戰,監管層和金融機構真的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