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中小銀行“補血”動作頻頻 年內銀行發債數量翻倍

2020年以來,中小銀行“補血”動作頻頻。近日,網商銀行15億永續債(即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發行成功,票面利率4.9%。加上2020年7月發行的25億永續債,網商銀行在不到一年時間里完成了總計40億永續債發行,這也是國內民營銀行首次成功發行永續債。值得關注的是,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日,今年以來銀行業合計發債(永續債和二級資本債,統計口徑下同)數量同比明顯增加,但發行規模卻不及去年同期,而這主要因為今年以來大銀行發債額縮水,有更多中小銀行以“小規模密集發行”的形式涌入發債“補血”隊伍。

具體來看,截至6月2日,銀行年內合計發債規模達到2784.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3786.3億元下降了26.45%。發債只數方面,2021年至今和去年同期兩個時間段,銀行分別發行了51只和26只債券。今年以來銀行發債數量接近翻倍。

發行永續債和二級資本債歷來是銀行補充資本的重要渠道。梳理數據可以發現,今年出現銀行發債數量多但總規模同比下滑的情況,主要與年內中小銀行發債數量增加、大型銀行發債額下滑有關。Wind數據顯示,從發債銀行類型來看,今年發債銀行共有44家,其中,全國性銀行中僅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郵儲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5家,累計融資規模2050億元。其余發債行均為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有39家。

對比去年情況,2020年同期僅有24家銀行發行債券,其中,全國性銀行同樣是5家,分別為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平安銀行,合計融資3150億元。

對此,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分析認為,與2020年利率中樞不斷下行相比,今年利率水平較去年高,部分大型銀行發行意愿和規模相對有所下降。此外,上述發行結構顯示出今年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壓力較大。在滿足監管指標要求、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和監管環境變化帶來短期負債壓力等因素影響下,銀行業補充資本仍面臨壓力。

正如業內人士所言,銀行融資動作頻頻的背后是資本補充需求提升,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63%,較上季末下降0.09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91%,較上季末下降0.13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14.51%,較上季末下降0.19個百分點。

單從中小銀行來看,2021年一季度末城商行、民營銀行、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7%、13.13%、12.12%,三類機構這一指標均較上季末有所下滑,2020年四季度末對應銀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99%、13.53%、12.37%。

一般而言,銀行可以通過利潤留存、增資、上市融資、定增、配股、優先股、永續債與二級資本債等方式補充資本金。在銀行業負債壓力、不良處置壓力仍大以及政策支持之下,近年來,銀行補充資本的做法比之前更加普遍,且手段更加多樣化。

2020年下半年以來,伴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市場競爭加劇,部分銀行外源性補充資本的需求上升,中小上市銀行中,江蘇銀行、寧波銀行、青島銀行紛紛拋出配股計劃,這也是這一融資工具“閑置”七年后,上市銀行再度通過配股募資。

而隨著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需求上升,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用于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也成為監管部門支持的創新資本補充方式。2020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中安排一定額度,允許地方政府依法依規通過認購可轉債等方式,探索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新途徑。

根據上述政策及安排,財政部已在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中安排人民幣2000億元,用于地方政府認購合格資本工具或者以注資的方式向中小銀行階段性補充資本金,共有18個省份獲得專項債額度。

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2020年以來,已有8省推出了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的計劃,規模超過700億元。

周茂華表示,接下來,各類型銀行將根據市場節奏和自身優勢,選擇適合的資本工具多元化補充資本。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陶金指出,隨著銀行盈利預期改善、內源融資趨好以及銀行補充資本的政策空間較大,手段也更加多元化,銀行補充資本的壓力可能在未來有所減小。(孟凡霞 馬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