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國內21家主要銀行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14.08萬億元

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發展低碳經濟、生態經濟已逐漸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而綠色金融則被視為重要的激勵和杠桿工具。過去一年,綠色金融的政策設計和市場變化可以說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歷經數月的籌備,北京商報在2021年度(第七屆)北京金融論壇上發布綠色金融發展報告,全面呈現當下綠色金融七大重點領域,與此同時,報告也對綠色金融的趨勢作出幾點判斷,其中包括低碳轉型將帶來百萬億級別的巨大融資缺口。

綠色金融七大重點領域包括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碳交易、ESG基金、綠色保險、綠色金科、綠色信托,報告也用大量數據清晰勾勒了上述七大重點領域目前的發展概況。

以綠色信貸、綠色債券、ESG基金和綠色保險四大綠色金融領域為例,在綠色信貸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國內21家主要銀行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14.0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1%以上。國有四大行中,工商銀行綠色信貸余額最多,已突破2萬億元。與此同時,綠色信貸的不良率在過去近五年均保持在0.7%以下,遠低于同期各項貸款整體不良水平。

綠色債券方面,截至2020年末,我國累計發行綠色債券約1.2萬億元,規模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募集資金用途來看,主要集中在清潔能源、交通、建筑和水資源。

綠色基金方面,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日,當前共有56只名稱中帶有“ESG”字樣的主題產品,其中24只可取得ESG基金產品近一年的業績,當中有15只產品的年內收益率為正,占比超六成,年內收益率最高的為華安低碳生活混合,達28.24%;另有9只年內收益率為負。

綠色保險方面,近三年綠色保險保額逐年上漲,2018-2020年分別為12.03萬億、14.68萬億、18.33萬億。

本次報告也頗具權威性,北京商報獨家專訪了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王穎,后者透露出北京綠色金融最新發展成果,其中北京正在作為首批直轄市積極向國務院申請創建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北京的綠色金融走在全國前列,截至6月末,北京綠色信貸余額超1萬億元,北京地區非金融企業綠色債券規模948.27億元,居全國首位,北京碳市場各類碳排放權產品成交均價穩居全國第一;此外,目前北京綠色信貸四大產業,即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生態環境、其他分別占到68.32%、4.24%、1.55%、25.89%。

報告對綠色金融的趨勢作出幾點判斷,首先中國低碳轉型方向確定無疑,這帶來了百萬億級別的巨大融資缺口。未來,綠色信貸比重將穩步提升,綠色債券和綠色信托發展將提速,銀行由傳統業務逐步向綠色經濟領域拓展,而綠色保險供給不足的現狀仍有待解決。

其次,新型綠色金融產品供給還不能滿足市場投資的需求,有待進一步引導;綠色金融領域人才短缺,技術痛點待解。

另外,ESG投資將成為新的評價標準,在未來,金融機構將越來越多地以ESG為軸布局自己的綠色金融產品。不過,ESG基金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未來還有較長的路要走。(記者 馬換換)

關鍵詞: 銀行機構 綠色信貸余額 同比增長 工商銀行 不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