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再談長線持股及操作策略

(原標題:再談長線持股及操作策略)

紅周刊 作者 | 伍曉海

筆者是一個有近30年炒股經歷的老股民。這30年,筆者絕大部分時間是通過聽消息,看K線圖和使用操作軟件來炒股,聽對了賺大錢,聽錯了虧大本。所以,投資成了筆者十分苦惱的事,希望找到在股市里穩步賺錢的方法。

“劉元生”的啟示

直到有一次看到萬科第一大個人股東劉元生投資萬科的經歷,看到他用28年等待將400萬變成了近32億元,當時筆者想,他憑什么長期持股不動能賺這么多錢?帶著這個問題,筆者認真分析了萬科的成長經歷,發現這家公司之所以在這28年中成長迅速,主要原因有四點:一是該公司所在的房地產行業,當時是國家政策支持的支柱產業;二是在整個行業中,該公司居于龍頭老大地位;三是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和行業的發展,該公司的業績一直是穩步向好;四是大多數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喜歡它。

也是因為分析萬科發展模型,筆者總結出了“選股和持股的四大原則”(以下簡稱為“四大原則”)。其內容為:一是所選行業,必須是國家政策所支持的朝陽行業,因為在中國,無論干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政策的支持;二是公司地位,必須是行業中龍頭老大,因為行業的發展主要是由龍頭帶領的,反之,其他的企業很容易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三是業績表現,必須是逐年向好,因為炒股就是炒業績;四是公司關注度,必須獲得市場較高的關注度,因為股票是靠錢壘上去的,如果沒有人關注它,錢從何來?

根據這四大原則,筆者先后分別買入茅臺、恒瑞醫藥、寧德時代、比亞迪、金鳳科技、格林美和美錦能源等股票并準備做長線投資。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筆者發現,長線持股需要面對四大風險,一是政策風險,主要是行業鼓勵政策發生變化而造成的風險;二是市場風險,主要是市場的經營環境發生變化而造成的風險;三是經營風險,主要是企業經營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風險;四是估值風險,主要是指估值太高回撤造成的風險。

四種策略應對長線持股風險

面對長線持股風險,筆者總結了幾種策略。

一是以獲利了結或斬倉應對政策風險。筆者是在2019年8月份以大約1000元/股買入的茅臺,到2020年7月份,筆者看到官媒發表批評茅臺的文章,當時茅臺股價在1600多元,筆者覺得可能出現政策風險,當即將茅臺全部賣出。事后看,盡管筆者沒有在最高價時將其賣出,但是回避了政策的風險。

二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應對市場和經營風險。筆者在2019年底以約100元/股買入寧德時代,后來疫情就來了,美國抗“疫”不力,筆者認為,美國有可能加大制裁中國企業,而寧德時代由于業務單一,許多都是靠出口,筆者擔心其受到美國的制裁,因此在2020年10月以約200元/股的價格將其賣出。由于考慮到比亞迪的整車系列都在中國,美國無法對其制裁,所以我將寧德時代賣出后,又以每股160元左右的價格全部買入了比亞迪。

三是以半倉操作、低買高賣應對估值風險。在筆者買入比亞迪后,原想學劉元生長期持股不動,但是沒想到該股漲到273元后掉頭向下,一路跌到了140元。坐了這次過山車后,筆者一直在思考如何避免下次再坐過山車?筆者的思考是,股票漲漲跌跌是正常的,沒有人能夠買到最低點賣到最高點。既然漲跌是正常的,而它是符合筆者的四大原則才買入的,也就是最終它是要往上走的并且會再次創新高的,因此,當它再次創新高的時候,筆者覺得應該毫不猶豫地賣出一半的股票,半倉操作,進而接近低買高賣。

具體方法是,筆者在券商報告中找一個預測的最高價格,然后從創新高價格開始至最高預測價格將所剩的股票按一定的價格區間和比例分成若干份,每漲一個價格區間即賣掉一份。反之,將手中的資金按一定的價格區間和比例分成若干份,每跌掉一個價格區間就買一份,這樣買賣最終的結果就是買低價格,賣高價格。在持倉比亞迪過程中,筆者就是這么做的,雖然現在是浮虧,但筆者相信總有一天比亞迪會漲上來并再創歷史新高的!

投資股市是一件看似簡單但卻十分復雜的工作。筆者從K線中走出來,挖掘長線持股方法,受益匪淺,現在將此經驗分享給《紅周刊》讀者們,希望拋磚引玉,共同進步。

(本文已刊發于2月19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