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環球快報:地方建筑企業訂單高增,企業加碼EPC模式、公裝業務

(原標題:地方建筑企業訂單高增,企業加碼EPC模式、公裝業務)

紅周刊 編輯部 | 秦佳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這一要求不僅對建筑央企構成了政策利好,其實對區域性建筑企業同樣具有積極影響。據了解,區域建筑企業今年以來的訂單增長整體向好,企業多元化也取得了積極進展。

受地方債和新增專項債發行創新高、各地基建項目開工提速影響,今年地方基建企業景氣度有所提升。盡管與“中字頭”企業市場份額有所差距,但作為“行業第二梯隊”的部分地方龍頭基建類企業實現了訂單高增和業績增長。

據《紅周刊》統計,今年前三季度至少17家地方基建類企業新簽訂單規模額逾百億元,部分企業由房建工程轉向基建工程,或收縮家裝業務轉向公裝業務。不過,該類企業也同時表現出較強的區域特征,項目資源多聚焦“省內”及“大股東內”。

有業內人士向《紅周刊》表示,交通運輸、能源水利、城鄉基礎設施領域的地方基建龍頭企業在該輪穩增長基建熱潮中受益最多;構建第二增長曲線的努力,使部分地方基建龍頭有望實現更多斬獲。

地方基建龍頭訂單高增

新能源、新材料成企業新“業務增長極”

地方基建今年迎來更多投資提振。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地方債中專項債發行已突破5萬億元,創專項債發行歷史新高,新增專項債超過六成投向基建領域。其中,廣東、山東、浙江、河南、四川五省的專項債發行規模居前,額度均超過2000億元。

一批重大基建項目正在加快沖刺全年目標。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11月份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0.3%,繼續保持較快增速。

對于該輪基建投資熱潮對業內企業的影響,《紅周刊》以投資人身份致電相關地方基建企業,上海建工董秘回應稱:“用于基建的專項債,一般通過項目建設方來投入使用,項目建設方主要為我們合同業務的業主,也可以理解為公司的客戶。公司與之相關的業務往來主要表現在大眾所理解的訂單上。”

《紅周刊》了解到,在今年各地的基建提速過程中,地方龍頭企業新增訂單規模明顯增長。披露前三季度經營情況的地方基建產業鏈(含基礎建設、房屋建設、專業工程、裝修裝飾)企業中,新簽訂單逾百億元的企業至少17家,其中陜西建工、上海建工、浙江建投3家房屋建設類企業新簽訂單金額達千億元。此外,江河集團、金螳螂、鴻路鋼構、精工鋼構、東南網架、杭蕭鋼構等6家專業工程及裝修裝飾類企業的新簽訂單也超過百億元,部分企業保持兩位數增長。(見表1、表2)

從企業性質來看,今年訂單高增的企業中,專業工程、裝修裝飾類企業不乏民營企業面孔。不過,主營傳統基礎建設、房屋建設的頭部陣營仍被地方國有企業“包圓”。

今年地方基建企業拿下的重量級訂單也在增多,浙江交科、隧道股份、上海建工、安徽建工、四川路橋等均在百億級項目合同上有所斬獲。譬如,上海建工以111.95億元中標浦東機場南區地下交通樞紐及配套工程施工總承包工程,四川路橋以121.56億元中標G4216線屏山新市至金陽段高速公路項目施工總承包ZCB2標段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新材料類業務也是地方基建企業布局的高景氣賽道。比如,陜西建工加大對風電光電項目的投資建設與運維;四川路橋致力打造鋰電池閉合生產鏈;地方幕墻龍頭江河集團進軍BIPV市場并建造光伏建筑生產基地;上海建工近年正大力拓展六大新興業務——城市更新、生態環境、水利水務、工業化建造、建筑服務業、新基建領域,企業公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其六大新興業務累計新簽合同582億元,占集團新簽合同總量的23%,新業務增長勢頭較強。

對于各地加速推進的基建投資,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紅周刊》表示,通常地方國有基建類企業更能在這輪投資提振中受益,這些企業與專項債的直接受益方——地方政府、國資、國企聯系緊密,這也是地方建筑類企業對比建筑央企所具備的獨特優勢,擴大的基建規模會轉化為地方國有施工企業的業務收入。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向《紅周刊》表示,根據各省市重大項目規劃及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用途方向,交通運輸、能源水利、城鄉基礎設施領域的地方基建龍頭企業,在穩增長基建熱潮中受益最多。

“衡量此類企業的未來增長空間,新簽合同規模是重要指標,但顯然不是惟一的指標,地方的財政實力和基建規劃、公司的資質和項目建設能力等也是觀察的重點?!睏詈F窖a充道,“切入其他賽道,構建第二增長曲線的努力,可能會有部分地方基建龍頭能夠有所斬獲。不過,地方基建龍頭在業務模式上的調整,不會改變其T0 G的盈利特征?!?/p>

地方基建區域特征顯著

公司業務資源聚焦省內及大股東內部

《紅周刊》了解到,地方基建企業的業務布局具備明顯的區域特征。以山東路橋和四川路橋為例,作為地方國有基建龍頭企業,兩家公司同樣在2021年經歷了大股東合并重組,承接集團內部業務訂單增多,在省內的市占率進一步提升。其中,四川路橋原大股東四川鐵投與四川交投重組成立蜀道集團,合并后分別占據四川鐵路83%、公路77%的市場份額;山東路橋的大股東山東高速集團合并齊魯交通后,在省內高速公路市占率達82.4%。兩家企業受益于母公司資源協同的同時,業務布局也更明顯囿于“省內”及“大股東內”。

《紅周刊》了解到,2013年以來,山東路橋的控股股東山東高速集團始終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戶,也是其第一大供應商。根據企業業績公告,截至2021年底,山東路橋來自山東高速集團的銷售額達256.16億元,占比公司年度銷售比例44.53%;來自山東高速集團的采購額為80.04億元,占公司年度采購額的15.77%。

四川路橋也在公司年報中披露其存在依賴少數客戶的情形。2021年,四川路橋向關聯方蜀道集團的銷售額達437.29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 51.42%;前五大供應商采購額中來自關聯方的采購額達58.24億元,占年度采購總額的8.17%。

從營收角度看,山東路橋華東地區2022年中的區域營收占比達79.77%,而四川路橋在四川省內的營收比重達88.71%。

楊海平對此表示:“相較于建筑央企,地方基建龍頭的優勢在于其深耕本地多年,形成了特定領域的綜合影響力、較好的市場占有率,地方政府和大股東能夠給予多方面的支持。不過,地方基建龍頭的業務主要來源于省內會使其持續的盈利能力受影響?!?/p>

柏文喜認為,聚焦本土及大股東資源能夠擁有穩定的業務來源和市場基礎,但顯然并不利于建筑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建立開放有序的區域建筑業市場。

企業普遍調整業務結構

EPC模式、公裝業務等更受青睞

《紅周刊》了解到,在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之際,部分老牌基建企業在業務結構有所調整,收縮房建工程業務的同時,基建工程越發成為企業的“壓艙石”;與此同時,部分裝修裝飾企業則由家裝業務更多轉向公裝。

以安徽建工為例,從今年前三季度新簽訂單看,安徽建工在基建工程、房建工程板塊新簽合同金額分別為574.36億元、372.25億元,占比60.34%、29.12%。回顧2019年~2022年上半年,安徽建工的基建工程與投資業務在總營收占比已由38.45%逐步提升至48.42%。與之對應的,期間公司房屋建筑工程業務波動,為總營收貢獻占比從36.98%下降至30.35%。

在業務結構調整的背后,安徽建工的基建工程業務的毛利率水平其實高于房建工程。截至2022年中,基建工程、房建工程的毛利率分別為9.26%、6.54%。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徽建工單一施工模式、融資合同模式(PPP)、交鑰匙工程合同模式(EPC)三種業務模式中,以往增長較慢的EPC業務模式近年增長迅速。2021年,安徽建工披露其EPC業務模式的營收、毛利規模分別為67.52億元、6.12億元,在工程項目營收占比12.75%、13.69%,同比上升10.06個百分點、10.55個百分點。

此外,部分裝修裝飾企業則加速業務轉型升級,較去年同期減少家裝類訂單承接。以金螳螂、亞廈股份為例,《紅周刊》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金螳螂新簽公裝類訂單138.4億元,占比80.62%,較去年同期提升20.41個百分點;新簽住宅類訂單21.17億元,占比12.33%,同比減少3.76個百分點。亞廈股份今年前三季度新簽公共建筑裝飾類訂單77.27億元,占比82.22%,較去年同期提升20.12個百分點;住宅裝修類訂單12.81億元,占比13.63%,同比減少19.45個百分點。

優化訂單結構的裝修裝飾企業其實面臨應收賬款壞賬壓力。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亞廈股份披露其應收賬款36.07億元,占總資產比重16.28%。金螳螂在2021年報中披露其對恒大的應收款項總敞口合計82.4億元。

同樣在房地產工程方面面臨較多應收賬款風險的還有上海建工。8月份上海建工披露《關于涉及訴訟的公告》顯示,提高應收賬款回收率,公司對房地產相關建設工程應收款項提起了訴訟或仲裁,截至披露日公司近期內累計發生的該類訴訟合計68項,合計涉案金額38.54億元,被告方包括恒大地產集團、綠地控股集團等。

不過,盡管上海建工將“行業上游若出現嚴重的房產滯銷、業主方財務緊張,將一定程度上傳遞到該公司相關業務”作為業績風險點,但公司在房地產板塊的營收占比不降反增。2022年上半年,房地產業務是上海建工旗下為數不多營收和毛利增長的板塊,期間實現營收54.89億元,同比增長158%,在總營收占比提升3.98個百分點至5.55%;毛利率則提升0.84個百分點至12.56%,高于公司基建工程和房建工程。

關于當前的業務布局,上海建工董秘向《紅周刊》表示:“公司會把地產業務在整個業務板塊中的比重控制在一個相對合適的比例,不會非常冒進,但同時也會根據政策導向和市場實際需求保持業務持續發展。”據介紹,“目前上海建工在上海地區的業務權重大概占了60%,而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區域的業務比重大概能占到七至八成,公司同時在重點開拓華南、大灣區以及海南等建筑市場和設計咨詢業務比較活躍的地域。”

(本文已刊發于12月24日《紅周刊》,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

關鍵詞: 建筑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