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熬了半年等來崩盤,豬老大牧原股份怎么了?

近日,A股豬肉板塊出現罕見一幕。


(資料圖)

5月18日,股價盤整了近半年時間的牧原股份大跌6.11%,股價創出近一年半的階段新低,新希望、溫氏股份等也在其帶動下走低。而另一邊,本來市場大多認為即將出局的*ST正邦卻走出了漲停連板。

快破產的公司和最優秀的公司股價走勢分道揚鑣,多少讓人有些意外。牧原為何急跌?如何看待豬周期機會?本文將就此問題進行分析。

豬瘟影響減弱,主動去化成為減供唯一途徑

眾所周知,雖然大家普遍是通過豬價來判斷豬周期高低點,但背后本質還是供需關系的變化。供給大于需求,豬價走低;需求大于供給,豬價走高。

雖然豬肉需求有季節性波動,但從全年角度來看變化并不大。因此,在豬肉供求關系中,最大的變量就來自豬肉供給。

短期供給取決于生豬存欄量,長期供給取決于能繁母豬存欄量。所謂的產能去化也就是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對短期供給而言,豬企可以通過壓欄、二次育肥等方式調整市場豬肉供給;對長期供給而言,就一條路可走,淘汰能繁母豬。

目前,淘汰能繁母豬分兩種形式。其一,被動出清。比如18到19年期間肆虐的非洲豬瘟,我國生豬、能繁母豬存欄量不斷下滑,生豬供不應求,豬肉價格持續飆升;其二,主動出清。在豬價持續走低,生豬養豬陷入普遍虧損的情況下,部分豬企和個人養殖戶無法承受最后選擇淘汰落后產能。

來到本輪豬周期,實際情況有了一些變化。

雖然國內非洲豬瘟依然存在,但多是小規模對整體供給影響不大。據農業農村部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非洲豬瘟檢出陽性率在0.02%左右,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持續保持在較低水平。

簡單來說,影響供給的外部因素已經基本消化,長期產能出清只能靠低豬價虧損逼迫豬企主動去產能。

股價急跌背后,產能出清預期降溫

問題是,截至目前,豬企虧損已經持續了4個月了,但能繁母豬存欄量仍維持相對高位水平,產能去化還遠未到達市場期待的程度。

在此背景下,正邦的資不抵債對其他豬企而言其實是好消息。少一個玩家,也就意味著產能出清和市場集中度提高。因此,等著正邦倒下的投資者其實不在少數。

但意料之外常理之中的事還是發生了。

5月15日,正邦科技宣布與江西國企簽戰略協議;5月17日,正邦科技公告稱公司預重整已收到11家意向投資人報名。預重整和對外合作的連環拳最終打出了*ST正邦的四連板,也打破了行業快速出清的預期。

此外,在近日牧原股份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和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提到了幾大關鍵表述:1,當前母豬存量多、肉豬多、存肉多,現在的豬價屬于正常狀態;2,豬價難以判斷,對公司而言主要是養好豬,降成本;3,2023年公司預計出欄生豬6500萬頭-7100萬頭。

在市場投資者看來,牧原傳達出的信號相當悲觀。

或是基于成本優勢,牧原是沒怎么做產能去化的,相反還在擴產,未來出欄成長空間不小。現在也不管豬價怎么走了,優先考慮降成本的問題。

而經過此前豬周期的洗禮,豬肉股短期漲幅巨大讓很多人嘗到了甜頭。因此每當豬價下行一段時間,甚至開始虧損時,主力資金就會出現慣性記憶,就開始博弈未來的產能去化周期反轉,打一個提前量。

現在正邦經過預重整和對外合作,雖然這些措施能否化解公司面臨的巨額債務問題還有待觀察,但一時半會兒正邦估計也難就此徹底倒下。

另一邊,其他沐浴過曙光的玩家也更耐得住性子,秉承著活下去就能勝利的信念,養豬行業進入“熬鷹階段”,企業層面的出清短期來看或告一段落。

就此來判斷,距離豬價、豬周期反轉到來的時間還將拉長,養豬行業還遠沒到可以非常樂觀的程度,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牧原股價突然大跌了。

未來豬周期的機會怎么看?

復盤數輪豬周期,不難發現產能去化的程度絕對了后續行情的高度,正是因為非洲豬瘟帶來的極致產能去化,才造就了超級豬周期。

本輪周期豬瘟影響減弱的情況下,單靠市場競爭或難再現昔日周期高點的輝煌,因此豬肉行情的強度將弱于上輪,加上豬肉股雖然調整下跌不少,但相比此前仍處于較高水平,在行業集中度未能明顯提升的情況下,未來板塊上漲空間相對有限。

在清醒認識到周期強度減弱的情況下,投資者首先需要的就是降低心理預期。此外,還需要考慮市場資金博弈問題。

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樣,經過此前豬周期的洗禮,豬肉股短期漲幅巨大讓很多人嘗到了甜頭,參與市場博弈的資金越來越多。受此影響,往往豬周期運行情況和市場股價表現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后和背離。

但提前量打得越多,就越會擠壓真正周期高點到來后的上漲空間。一點預期被提前打滿,行業拐點到來之日或許就是板塊殺跌的開始。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豬肉板塊的運行已經變得更加復雜。其實現在情緒降溫反而是好事,股價充分調整之后空間更可觀。

綜上,對于本輪豬周期的機會,建議適當放低預期,更多考慮性價比的問題。當前來看,豬價仍處于探底磨底階段,充裕現金流的重要性或將超越規模成本,因此對于資產負債表急劇惡化的豬企還是要保持謹慎。

關鍵詞: